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林即事·其二》
《桂林即事·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

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

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

(0)
注释
一日四时:指一天内经历春、夏、秋、冬四季。
从来:自古以来。
五岭:古代南方的五个山脉,这里泛指岭南地区。
留连: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
熟梅天:指梅子成熟的季节,通常指夏季。
瘴重:湿热的瘴气。
垂箔:垂挂竹帘以遮挡热气和蚊虫。
脱绵:脱去棉衣。
新来:最近。
那戒:难以戒掉。
未夜已思眠:夜晚还未到来就开始想睡觉。
翻译
一天之内四季皆备,自古以来岭南就是这样。
欣赏着落花如雨,仿佛预示着梅子成熟的季节。
湿热的瘴气常常使窗户垂下竹帘,春天深入却还未脱去冬衣。
最近我戒酒不易,夜晚还没到就已想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一日四时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时间流转的认知,以及他所处的地理位置——五岭之南,这不仅是地理概念,也隐含着文化和心理的边界。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中的“留连”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而“落花雨”和“熟梅天”则描绘了一种春末或初夏的景象,花瓣随着细雨飘零,而梅子在这期间渐渐成熟。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过程中的美好瞬间的感悟。

"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一句中,“瘴”指的是纱线或轻薄的织物,而“箔”则是古代的一种窗棂,这里可能象征着室内的温馨与隔绝。诗人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描写了自己置身于深春时节所营造出的宁静氛围。

最后两句“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表达了诗人在日暮之际,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有着某种期待或准备,同时也流露出对睡眠的向往,这不仅是生理需求的体现,更可能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写照——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渴望与逃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享受孤独生活美好的情操,同时也透露出对周遭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秋阴

徂夏气未澄,涤暑期久误。

西爽歘浮云,落晖难再驻。

轻霄泊霏微,星影见回互。

疏雨润晨光,馀霭亘日暮。

冷吹不更惜,昭融逝何遽。

惊兹四序改,迁此百年遇。

天物无宿留,吾生阅已屡。

藏舟壑谁在,流丸迹匪故。

大力非我知,瓯臾亦何措。

但此欣萧清,迟回惬幽素。

(0)

题清暑观瀑图

隔岸林泉照眼清,玉虹千尺挂空青。

松风谡谡凉如洗,一段匡庐九叠屏。

(0)

题金华赵彦如所藏画轴

婺女光芒地脉灵,天潢倒影湛清泠。

眼前不尽登临意,都在溪山一草亭。

(0)

宫词三首题王叔明士女·其一

閤门传诏宴龙池,宫漏穿花月上迟。

准拟承恩供奉处,镂金团扇乞新诗。

(0)

志喜

翘首甘霖久不沾,火云赤日势如惔。

桔槔声断川流竭,䆉稏苗枯暑气炎。

迅电掣霆诛厉魃,苍龙饮海抉飞廉。

四郊满慰三农意,从此丰年可预占。

(0)

题唐涿州横云草堂

三泖移居屋几楹,青山一带与云横。

翠芬落几琴声润,玉气浮阶鹤梦清。

剖竹专城施政教,县车故里养尊荣。

杖藜莫厌相过数,好付儿郎管送迎。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