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麻姑山》
《游麻姑山》全文
宋 / 饶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拂晓旌幢远访真,洞中和气一番新。

争迎谢守同游客,尽是方平旧会人。

山峭亭台多占月,地灵风物只知春。

清欢何必笙簧助,自有红泉碧涧邻。

(0)
翻译
拂晓时分,旗帜飘扬去探寻真理,洞中充满了新鲜的和谐之气。
争相迎接谢守,就像对待游人一般,他们都是方平旧友聚会的人。
山势陡峭的亭台多在月光下,这里地灵人杰,只知春天的美好。
清闲的欢乐无需笙笛伴奏,因为自然中有红泉碧涧作邻居。
注释
拂晓:清晨。
旌幢:旗帜。
真:真理。
和气:和谐气氛。
争迎:争相迎接。
谢守:地方官员。
游客:来访者。
方平:古人名,此处泛指旧友。
山峭:山势陡峭。
亭台:建筑物。
占月:沐浴月光。
地灵:地势灵秀。
清欢:清闲的快乐。
笙簧:笙笛。
红泉碧涧:红色泉水和碧绿的溪流。
鉴赏

这首宋代饶师道的《游麻姑山》描绘了一幅清晨游历道教圣地麻姑山的景象。首句“拂晓旌幢远访真”写出了诗人黎明时分,带着旗帜仪仗前往探寻仙真之地的虔诚与期待。次句“洞中和气一番新”则强调了山洞中的清新气息,仿佛带来了一种新生与宁静。

“争迎谢守同游客”描绘了当地民众的热情欢迎,不仅对诗人,也包括其他来访的游客,暗示麻姑山的名声和吸引力。而“尽是方平旧会人”则借用了道教典故,将自己和他人比作方平(即汉代仙人王方平),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

“山峭亭台多占月”描绘了山势峻峭,亭台楼阁倒映在月光下的美景,展现出山的雄奇与静谧。接下来,“地灵风物只知春”进一步赞美了麻姑山的自然环境,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最后两句“清欢何必笙簧助,自有红泉碧涧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清幽之境的满足,认为无需世俗音乐的伴奏,山水间的自然之声和红泉碧涧的陪伴就足以带来内心的愉悦。整首诗以游历麻姑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饶师道
朝代:宋

饶师道,南城(今属江西)人(《宋诗纪事》卷三一)。
猜你喜欢

题画

青云乔木古,翠竹远山青。

昨夜东风暖,池塘草未生。

(0)

三叠泉操

我观泉兮,下不在渊,上不在天,中不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然则泉安在兮,盖在乎吾心之玄。

玄为天之一兮,其生泉也,在于雷欲动而未动之先。

为天之命兮所以开乾。

人知其出于山下兮,不知其以吾心为源。

夫以吾心为源,则无往而不在者斯泉。

安必其下在渊而上在天,中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0)

渔者歌·其一

取鱼大滥二滥,捕蟹三沙四沙。

潮落不归村舍,月明同宿芦花。

(0)

山塘

江岸青青尽竹枝,木棉红染水云深。

雨催西潦鱼苗出,争买魿浮与鲫沉。

(0)

广州荔支词·其十八

朱楼初日上窗纱,镜里妆成阴丽华。

不用胭脂边地草,但调南国露头花。

(0)

长忆

长忆明星玉女宫,洗头盆映暮霞红。

飞泉乱出莲花腹,散作诸溪处处通。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