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登楼听郢歌,共怜王粲住征舸。
逢秋岭月当檐胜,恋客江花入槛多。
云里象人瞻日色,天涯鸡足待春波。
使君一去千山隔,尺素遥看雁影过。
萧瑟登楼听郢歌,共怜王粲住征舸。
逢秋岭月当檐胜,恋客江花入槛多。
云里象人瞻日色,天涯鸡足待春波。
使君一去千山隔,尺素遥看雁影过。
此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仲宣楼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萧瑟登楼听郢歌”以萧瑟的氛围和郢歌的旋律,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接着,“共怜王粲住征舸”引用王粲乘舟远行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同情与不舍。
“逢秋岭月当檐胜,恋客江花入槛多”两句,通过秋夜山岭上的明月映照在屋檐下,以及江边花朵映入栏杆中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下来,“云里象人瞻日色,天涯鸡足待春波”则运用象征手法,云中的人仰望太阳,天涯的鸡足等待春水,寓意着友人虽远行,但心中始终怀揣希望与期待。
最后,“使君一去千山隔,尺素遥看雁影过”点明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只能通过书信(尺素)与远方的友人保持联系,而雁影的飞过,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
川光茫茫风景暮,一雪无情天地素。
长安闭门千万家,亦有行人踏长路。
新丰烟火灞桥水,画史工作荒寒趣。
雪中故事知几何,偏识诗翁忍寒处。
君不见淮西城下鹅鹳鸣,官军夜斫吴家营。
只如党家粗俗亦不恶,银烛金荷天未明。
拈出雪诗三十韵,蹇驴席帽可怜生。
南山如碧环,缺处苍崖开。
当年造物手,办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
源源万斛泉,飞出重山来。
白龙三百丈,行处鸣春雷。
巨石若栋宇,磊砢相推排。
跳波与溅沫,馀怒犹喧豗。
我来值杪秋,万壑风声哀。
黄花杂红树,锦绣纷岩隈。
奇胜夙所贪,欲去仍裴佪。
题诗还自笑,愧我非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