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意》
《晚意》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风吹白苧晚凉生,乍试兰汤尚不胜。

阿阁东头新月上,玉盂纤手自调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一幅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首句“风吹白苧晚凉生”,以轻柔的风和穿着白色苎麻衣裳的人物形象,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暗示着夏日傍晚特有的凉爽感。白苧,即白苎,古代的一种优质棉布,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其质地轻薄透气,能有效散热,给人带来凉爽之感。

次句“乍试兰汤尚不胜”,描述了主人公初次尝试浸泡在温泉水中(兰汤,指香兰或兰花香的温泉)的情景,虽然水温适宜,但初入其中仍感到有些许不适。这里通过“尚不胜”一词,既表现了水温的恰到好处,也暗示了人物对这种清凉享受的期待与适应过程。

第三句“阿阁东头新月上”,将场景转向天空,描绘了一轮新月缓缓升起的景象。阿阁,可能是指华丽的楼阁,此处用来形容高耸的建筑。新月的出现,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诗意,也象征着夜晚的开始,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新的宁静与安详即将到来。

最后一句“玉盂纤手自调冰”,则聚焦于人物的动作细节。玉盂,指的是精美的容器,这里用来形容盛放冰块的器具。纤手,形容女子的手细长而柔美。这一句通过女子亲自调制冰块的动作,展现了她对生活细节的精致追求和对夏日清凉的渴望。整个动作既体现了人物的优雅与闲适,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品味与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傍晚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美,以及对清凉与舒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和后村刘甫纪梦

梦怀谏纸立前厢,梦觉披衣起细详。

斗粟旧谣仍抗奏,籯金往训觉增光。

穹官紧职一时事,令子直臣千载香。

报答君亲良有日,未应垂钓老沧浪。

(0)

嘲解十首·其一

主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

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0)

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一

诗书教子昔邹母,燕喜宁亲今鲁侯。

石窌疏封时陆续,鱼轩迎养岁优游。

精专十念湘山佛,髣髴三生阆苑俦。

方拟绣舆扶上殿,不堪丹旐楚江头。

(0)

送傅一新西上

此去兰宫好策勋,子行真足张吾军。

大鹏怒奋溟南翼,骏马鸣惊冀北群。

直要安排医国策,不徒戏作送穷文。

逢人有问狂生者,为说忧时已白纷。

(0)

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一

公是昆台紫府仙,中间一念堕尘缘。

小猿驿口霜生甑,白鹤岩前月满船。

诗太迫人清似水,琴真知我直如弦。

年来族老晨星少,独鲁灵光尚岿然。

(0)

送笋菰与方德润大琮右史仍求霜毫·其一

玉版丰标清更臞,紫姑道味颇甘腴。

遣渠问讯紫薇老,后省厨供有此无。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