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三千客,半是剑伎人。
惜无王霸略,西向终事秦。
上兵贵战德,训练宜精勤。
八阵本无形,混沌如天轮。
苟能准河图,出没惊鬼神。
离离九皇星,光悬紫薇门。
阳春而肃杀,一气秉其钧。
予其钦若哉,遑敢懈晨昏。
薛公三千客,半是剑伎人。
惜无王霸略,西向终事秦。
上兵贵战德,训练宜精勤。
八阵本无形,混沌如天轮。
苟能准河图,出没惊鬼神。
离离九皇星,光悬紫薇门。
阳春而肃杀,一气秉其钧。
予其钦若哉,遑敢懈晨昏。
这首诗《咏怀(其七)》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军事策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与道德修养的独到见解。
首句“薛公三千客,半是剑伎人”描绘了薛公麾下众多的勇士,其中不乏擅长剑术的武将。接着,“惜无王霸略,西向终事秦”表达了对这些勇士虽有勇力却缺乏战略眼光的惋惜,他们最终还是投奔了强大的秦国。
“上兵贵战德,训练宜精勤”强调了在军事行动中,不仅需要勇猛的战斗力,更应注重道德修养和严格的训练。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即道德与纪律是军队成功的关键因素。
“八阵本无形,混沌如天轮”描述了古代兵法中的八阵图,它是一种灵活多变、难以捉摸的战术布局,如同混沌中的天轮一般,充满了神秘与变化。诗人在这里赞美了这种战术的高妙之处。
“苟能准河图,出没惊鬼神”进一步阐述了如果能够准确运用兵法,那么在战场上就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力量,甚至让鬼神都为之震惊。这体现了诗人对兵法深奥力量的敬畏与向往。
“离离九皇星,光悬紫薇门”将目光转向天空,以九皇星的光芒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荣耀,紫薇门则是皇宫的象征,这里表达了对帝王权力的尊重与向往。
“阳春而肃杀,一气秉其钧”则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政治权力的运作相联系,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和平,而秋天则意味着肃杀与收获,通过“一气秉其钧”表达了权力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最后,“予其钦若哉,遑敢懈晨昏”表达了诗人对上述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能懈怠,要时刻保持警醒与勤奋。
综上所述,《咏怀(其七)》不仅展示了屈大均对历史、军事、自然和政治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战略智慧和权力平衡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欢娱事。甚著眼都作凄凉字。
无聊漫写云笺,那复前尘犹记。红牙妙谱。
也尽许、歌喉按新制。
又争知、凤牒重看,俊游空付流水。馀香醉拍征衫。
怜刀剪、并州蟏网长系。
冷落花名,人谁识珠,泪裹乌栏半纸。
如今纵、天河倒泻。料难望、银钓墨晕洗。
但从他、试语初莺,自寻墙外桃李。
短策吟烟,骄骢践渌,柔波十里如剪。
一舸谁携,恰好径随花转。
乍唤侣、垂柳门边,更觅路、曲栏桥畔。消遣。
向菱湾蓼溆,等闲寻遍。况是澄湖涨满。
傍岸觜沙唇,镜奁初展。银汉盈盈,可许浣纱人见。
带空翠、半角山孤,蘸秋影、数重天远。归晚。
正冰绡索句,玉鞭须缓。
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
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还问。
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
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
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廿四芙蓉明镜展。怅盈盈、袜罗尘软。
铢衣蹙露,瑶弦汎月,写红兰幽怨。
一抹洞庭波,又惊起、楚天新雁。
桂枝秋老,萍花夜凉,刚人与、碧云远。
北渚遥,南浦晚。寄瑶华、鲤鱼谁倩。
明珰翠羽,相思那处,是黄陵祠畔。
斑竹锁秋烟,怕难寄、啼红一剪。
跨鸾人去,愁边空剩,数峰青断。
烟霞洞口,正摩挲残石,又逢焦尾。
一队红泥香印小,细辨婵娟名字。
几度沧桑,几经劫火,英气留碑史。
蔫然一笑,似渠粲者谁是。
薢茩西子湖边,太真娇绝,慧悟令公喜。
金粉六朝余古艳,分付美人名士。
波磔凝烟,须眉映月,照眼清如水。
麝煤渍处,他年重认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