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
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
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
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
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
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
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
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
这首诗描绘了薛司马前往京城的壮丽旅程,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与祝福。首联“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以明媚的春光象征薛司马前往京城的旅程,用“翩翩”形容其行进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轻盈而充满活力的景象。
颔联“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赞扬了薛司马在任九年,为地方带来了恩泽,使得百姓歌颂之声遍及整个江城,表达了对他政绩的肯定和人民的爱戴。
颈联“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具体描述了薛司马行程的遥远与艰辛,从北向南,穿越七千里的驿路,再乘船西渡,历经十一个夜晚的航行,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不易。
尾联“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以山水拟人化,表达山水也懂得欣赏循吏(公正廉洁的官吏)的美好品质,风光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予欢迎,进一步强调了薛司马的高尚品德和受到的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既展现了薛司马前往京城的壮阔旅程,也表达了对其政绩和品德的高度赞扬,以及人民对他的深厚情感。
海邦邾莒固多品,此族称珍乃其伯。
沈泉湘瀹付饔宰,姜桂煎调奉佳客。
视书已觉明病眼,点酒偏能醒醉魄。
君看忧愤不眠人,快啖取厌亦何择。
岂如吾曹饮文字,舆台不复沾馀沥。
昔官馀杭饱下箸,两载杯盘厌凡核。
朅来瑕丘问鲑菜,樽俎遍索未云获。
愿从褚公弃千万,免使刘郎鞭二百。
我生不如意,十事常七八。
穷巷属中秋,乃有长者辙。
相逢急呼酒,坐待盛满月。
那知天所閟,不吐冰轮洁。
王孙神肤清,与月真莫逆。
牛渚舫中人,武昌楼上客。
千古明月句,腹中无一阙。
我穷辄相累,昏灯照愁绝。
窗蕉响疏雨,杯负琉璃滑。
岂无仍圆夜,又恐间何阔。
呼童歌呜呜,一笑助耳热。
文苑无飞声,碑板谬见赴。
结因时佞佛,书美间谀墓。
从僚乞正书,见许不嫌屡。
虞筋与柳骨,浓纤皆合度。
浮海观鸿戏,抉石逢猊怒。
吾文敢言绝,骥尾蝇所附。
它年翰墨场,不朽知有助。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
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