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贫困生活的诗篇,通过对比春日里的自然美景与个人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开篇两句即点明主题,春天虽然美好,但对于贫困的人家来说,这份美好却与自己无缘。"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这两句通过对家门前后空旷的景象和邻里间凋零的花朵,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萧瑟与孤寂。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的艰难,"奴"这里指的是佣工,即雇工,表明诗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而"妻愁出赁车"则透露出家庭经济的窘迫,连家中用具都需要借贷。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外出工作的艰辛之旅,道路崎岖不平,加上脚步沉重,彷彿无法前行,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生活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与个人的困顿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不可得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哀愁。
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浐,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髭。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朝来风日,陡觉春衫便。
翠柳艳明眉,戏秋千、谁家倩盼。
烟匀露洗,草色媚横塘,平沙软。雕轮转。
行乐闻弦管。追思年少,走马寻芳伴。
一醉几缠头,过扬州、珠帘尽卷。
而今老矣,花似雾中看,欢喜浅。天涯远。
信马归来晚。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
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
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