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浐,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髭。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
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
与竹事还往,相对一束书。
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
尘埃客灞浐,远梦夜夜归。
小亭久不理,漏栋生白芝。
偶放簿书笔,杖屦改旧诗。
呼童诛蒿莱,扫洒莓苔基。
谁庭无花卉,憎有儿女姿。
独移苍烟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园有光辉。
免使清风来,留在桃李枝。
月明绕竹步,撚挽颐颔髭。
相向若知己,动摇影参差。
人间欠药石,稚乳骄羌夷。
青杉污污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仓廪盗,宁老诗书饥。
养笋为钓竿,早晚耕蒿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蓬莱楚山底,傍舍竹四围”展现了竹林环绕的宁静环境,如同仙境般。接下来的诗句“狂鞭入门户,乱笋争墙篱”生动地刻画了竹子生机勃勃、茂盛生长的情景,与诗人日常相伴。
诗人与竹子的交往密切,读书时竹相伴,感叹自己在世俗中奔波劳碌,“壮长走世路,驽骀强鞭笞”。他在尘世中疲于奔命,只有竹林中的小亭成为他的精神寄托,那里“漏栋生白芝”,象征着清静与自然的回归。
诗人偶尔放下繁忙的公务,拿起竹杖和书籍,整理旧诗,清除杂草,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他欣赏竹的高洁,将其视为知己,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远离尘嚣。他认为世间缺少像竹子一样正直的人,而自己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做世俗的追逐者。
最后,诗人将竹子比作未来的钓竿,暗示自己期待回归田园生活,早晚耕种,过上与竹为伴的简单日子。整首诗以竹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地肺包山两洞庭,休持独立妒娉婷。
安吴待尔潜夫论,哀郢悽余思旧铭。
京口难忘兵与酒,濠梁举似厉怜莛。
连横今日横如此,抉眼东门不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