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世房中歌》
《安世房中歌》全文
魏晋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宫庭。

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七始华始。肃倡和声。神来晏娭。庶几是听。

粥粥音送。细齐人情。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清思眑眑。经纬冥冥。我定历数。人告其心。

敕身齐戒。施教申申。乃立祖庙。敬明尊亲。

大矣孝熙。四极爰轃。王侯秉德。其邻翼翼。

显明昭式。清明鬯矣。皇帝孝德。竟全大功。

抚安四极。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诏抚成饰。

武臣承德。行乐交逆。箫丂群慝。肃为济哉。

盖定燕国。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山崔。百卉殖。民何贵。贵有德。安其所。乐终产。

乐终产。世继绪。飞龙秋。游上天。高贤愉。乐民人。

丰草葽。女罗施。善何如。谁能回。大莫大。成教德。

长莫长。被无极。雷震震。电耀耀。明德乡。治本约。

治本约。泽弘大。加被宠。咸相保。德施大。世曼寿。

都荔遂芳。窅寙桂华。孝奏天仪。若日月光。

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

孝道随世。我署文章。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吾易久远。烛明四极。慈惠所爱。美若休德。

杳杳冥审。克绰永福。硙硙即即。师象山则。

鸣呼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

兼临是爱。终无兵革。嘉荐芳矣。告灵飨矣。

告灵既飨。德音孔臧。惟德之臧。建侯之常。

承保天休。令问不忘。皇皇鸿明。荡侯休德。

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在乐不荒。惟民之则。

浚则师德。下民咸殖。令问在旧。孔容翼翼。

孔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之乐。子孙保光。

承顺温良。受帝之光。嘉荐令芳。寿考不忘。

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

承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安乐。万寿无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孝道的崇敬与赞美,以及对德行的颂扬。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孝道和德行的重视。诗中提到“大孝备矣”,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通过“高张四县”、“金支秀华”等形象,描绘了孝道的崇高与辉煌。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王侯秉德”、“显明昭式”等,体现了德行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诗中还涉及到了音乐、祭祀、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如“乐充宫庭”、“神来晏娭”、“粥粥音送”等,展示了古代社会在这些方面对孝道和德行的实践和体现。此外,“大山崔”、“百卉殖”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着德行如同山岳般稳固,如同百花般繁盛,强调了德行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

最后,诗中提到“大莫大”、“成教德”、“长莫长”等,表达了对德行的最高赞誉,认为德行是无法超越的至高境界,是教育和生活的根本。同时,通过“雷震震”、“电耀耀”等自然现象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德行如同光明一样,能够照亮人心,带来和平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孝道和德行的赞美,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弟第一百五十四

不见江东弟,急难心炯然。

念君经世乱,卧病海云边。

(0)

二女第一百五十

痴女饥咬我,郁没一悲魂。

不得收骨肉,痛哭苍烟根。

(0)

皇雅十首·其四宪古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帝告庶邦,式是典彝。元侯显父,戚臣宗支。

正乃封圻,予一人是毗。凡曰附城,罔尔俾之。

畜兵厚赋,靡尔得私。毋凶而国,作福作威。

天子有命,畴敢不祗。子孙承承,唯万世规。

(0)

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誇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

我似岑参与高适,姓名得入少陵编。

(0)

松上老藤

古木已昂藏,长藤亦奇怪。

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

摧残复长养,锻鍊成老大。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襘。

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

何不淬斧斤,诛锄此萧艾。

(0)

奉祠城西夜坐苑中即事

乔林翳明星,林缺星粲然。

长江阔咫尺,银河为通川。

爽气浮襟裾,中夜不成眠。

星转毂而西,河逶迤以迁。

惜此嘉景迈,无由驻青天。

万古留此境,谁保金石坚。

徘徊吟华月,更欲随飞仙。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