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试问春蚕何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喂饲如婴儿。
只今上筐十日许,食叶如风响如雨。
夜深人静不敢眠,自绕床头逐饥鼠。
又闻野祟能相侵,典衣买纸烧蚕神。
一家心在阴雨里,只恐叶湿缲难匀。
明朝满簇收银茧,轧轧车声快如剪。
小姑促汤娘剥纰,嬉嬉始觉双眉展。
缲成白雪不敢闲,锦上织成双凤团。
天寒尺寸不得著,尽与乃翁输县官。
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衣罗绮。
我曹辛苦徒尔耳,依旧绩麻冬日里。
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试问春蚕何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喂饲如婴儿。
只今上筐十日许,食叶如风响如雨。
夜深人静不敢眠,自绕床头逐饥鼠。
又闻野祟能相侵,典衣买纸烧蚕神。
一家心在阴雨里,只恐叶湿缲难匀。
明朝满簇收银茧,轧轧车声快如剪。
小姑促汤娘剥纰,嬉嬉始觉双眉展。
缲成白雪不敢闲,锦上织成双凤团。
天寒尺寸不得著,尽与乃翁输县官。
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衣罗绮。
我曹辛苦徒尔耳,依旧绩麻冬日里。
这首宋代诗人姚寅的《养蚕行》描绘了一幅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场景。首句“南村老婆头欲雪”,形象地刻画了老妇人头发斑白的形象,暗示了她的年岁已高。她清晨在墙阴下采桑叶,勤劳而艰辛。诗人询问她春蚕何时结茧,表现出对农事的关注。
接着,诗中描述了养蚕的过程,老妇人精心照料蚕宝宝,如同对待婴儿般呵护,日夜忙碌。蚕吃桑叶的速度极快,仿佛风雨交加,她甚至担心天气变化影响蚕丝的质量。夜晚,她因忧虑而难以入眠,还要防备野兽侵扰,甚至典当衣物祭祀蚕神。
尽管辛苦,但丰收在望,明日将收获洁白的蚕茧,机器声如剪刀般快速,家中的气氛因即将的丰收而轻松起来。小姑和母亲剥茧织布,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然而,尽管付出巨大努力,她们的劳动成果却要上缴官府,自己只能穿着粗布度过寒冬,与京城那些不用劳作的贵族女儿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妇女养蚕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不公制度的批判。
嫩指调冰。弹不破、人天绿意冥冥。
弦畔东风,吹冷万古瑶情。
春梦和他鹦鹉忏,秋怀诉与凤凰听。漫销凝。
催花羯鼓,弄月鹅笙。
相思水荒山远,料移船海上,别调凄清。
见说文鸾,而今也叹飘零。
禅心几回拖逗,初不为琵琶肠断声。
兰因在,伴华年、锦瑟修到三生。
武陵岂必神仙,几人解识苏髯意。
河源星变,天孙持赠,君平妙譬。
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拜从颠米。
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
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閒游戏。
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
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
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
泼水衾孤,游仙梦窄,断云羁绪。
伤今念远,迸作一天愁雨。
掩屏山、麝煤半乾,替谁写出销魂语。
叹竟床锦瑟,华年轻换,旧情空赋。弦柱。还重数。
奈雁带尘斜,字将鸾误。芳韶未晚,怕底无人为主。
纵春风、先返绛都,共谁紫陌邀醉舞。
待归来、又恐高寒,耐得和春住。
雨脚飘愁,帘腰通梦,迸作旅窗魂断。
才侵露幌,乍落平沙,天际阵云驱雁。
憔悴江关,庾郎孤馆,端忧烛花频剪。
叹逢秋、多感书空,无字信沈人远。
还自忆、绣幕销春,锦屏围昼,剩遣护寒憎煖。
花閒腻语,柱底芳尘,多少乳莺娇燕。
谁道离居茂陵,弦冷琴台,酒疏梁苑。
送边声、不过潇湘,双悬泪眼。
虹渚云高,丽谯风寂,倦睡不堪残暑。
十二珠栏閒倚遍,紞紞城头更鼓。
窥人帘罅月来,芳汗罗襟,银床冰簟凝酸楚。
谁道梦难寻觅,游仙归路。
还又曲绕屏山,绮疏六面,断魂知在何处。
醒来已、泪沾袖浥,碧波远、潇湘西去。
耿盈望、琼楼玉宇。漏长香短销兰炷。
者寸寸柔肠,禁他寸寸成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