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其二》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0)
注释
蒿艾:野生草药,这里指杂草丛生。
径苔:小路上的青苔。
菊坞:种满菊花的园子。
松栽:松树种植的地方。
稻田:农田。
人无几:人烟稀少。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伴我来:陪伴我一同前来。
翻译
茂盛的蒿艾遮蔽了古老的石径,长满了青苔,菊花和松树在荒凉的地方共同生长。
稻田稀疏,仿佛人烟稀少,幸好有高僧陪伴着我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几句话,就设定了一个时间久远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其中“蒿艾”常用来形容荒废之地,“古径苔”则暗示了一条被苔藓所覆盖,显得古老和冷清的小路。"菊坞"指的是种满了菊花的土丘,而"松栽"则是人工种植的松树,这些景物共同构筑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山林景象。

接下来的"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的淡然,以及他对于精神伙伴的依赖。这里的“稻田”代表了农耕生活,而“人无几”则表明这一切都非常宁静和少有人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隐居的状态。而“赖有高僧伴我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一位修行高深的僧侣共同前行的依赖,这里的“高僧”不仅是指佛教中的高级僧侣,更象征着一种精神导师或心灵伙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其八

不见人家冷却春,青松山上立如人。

招来试语神仙事,背指桑田拂袖尘。

(0)

三堂诗·其一文章经济之堂

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

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

(0)

阁夜

寸土不污星宿在,四天如梦户庭高。

飞腾鸾凤皆云气,变幻鱼龙自海涛。

世乱微躯珍晚节,尘空老眼极秋毫。

露虫风叶听沈尽,大块于今正怒号。

(0)

藕心榆荚不知秋,初把铜山一一搜。

共出红炉添火热,散行尘世学泉流。

金边界得天应裂,宝字排成鬼亦愁。

莫讶远方金铸面,贵人偏肯破颜求。

(0)

赠张友声

白头重访鹉湖来,见尔那禁喜复哀。

尸祝后人寻畏垒,弦歌当日有澹台。

松筠节在终难折,桃李根深不厌培。

咫尺鲤趋成往事,周旋多谢出兰陔。

(0)

入光孝寺宿自先上人兰若

三城秋动白云层,旧地重游独拊膺。

觱篥声中才避寇,菩提树下且寻僧。

危巢鹊顾香台饭,暗路人归古殿灯。

君问穷愁不堪说,虞园书破剡溪藤。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