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妙之选。二生之授。颙颙两城。欢德之茂。
君子所居。九夷非陋。无狭百里。而不垂覆。
人之好我。赠我清诗。无法我周行。心与道期。
诚发自中。义形于辞。古人辞谠。岂不尔思。
英妙之选。二生之授。颙颙两城。欢德之茂。
君子所居。九夷非陋。无狭百里。而不垂覆。
人之好我。赠我清诗。无法我周行。心与道期。
诚发自中。义形于辞。古人辞谠。岂不尔思。
这首诗《赠崔伏二郎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咸所作,展现了其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公正的向往。
“英妙之选,二生之授”,开篇即以“英妙”形容崔伏二郎的才华出众,如同被精心挑选的珍宝一般,暗示其非凡的天赋与能力。
“颙颙两城,欢德之茂”,这里以“两城”象征崔伏二郎的品德高尚,如同两座屹立的山峰,充满着欢乐与美德的光辉。通过“颙颙”这一形象化的描绘,突出了其人格的庄重与崇高。
“君子所居,九夷非陋”,进一步强调崔伏二郎的品德足以影响四方,即便是边远之地也能感受到其道德的光芒,不再显得粗鄙或落后。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力量超越地域界限的深刻认识。
“无狭百里,而不垂覆”,意味着无论崔伏二郎的影响范围有多大,都能覆盖广袤的土地,带来正面的影响,没有丝毫的局限性。这不仅是对其道德影响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深远影响力的一种赞美。
“人之好我,赠我清诗”,诗人在此表达自己受到朋友的尊敬与喜爱,得到了赞美之词,即“清诗”。这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也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无法我周行,心与道期”,诗人认为自己的行为遵循着内心的道德准则,与真理和正义同行,表达了对道德实践的坚持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诚发自中,义形于辞”,强调了真诚与正义是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通过言辞得以展现。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自我要求,也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
“古人辞谠,岂不尔思”,最后,诗人引用古人的话,表达了对崔伏二郎才华和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及后世追求正义与道德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崔伏二郎才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道德与正义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茂叔尝云,汝乃是、花之君子。
看几朵、绿茎翠盖,亭亭幽渚。
折取一枝聊作供,辘轳新挽银床水。
问画图、相向却何人,难相拟。记前日,香含蕊。
忽数瓣,红飘几。想来时憔悴,落时容易。
千古奇冤曾未雪,六郎有猊何堪比。
喜山翁、赋得一行诗,为君洗。
天花落。便几日、霭霭云垂阁。
冻折一树梅花,剡曲高人寂寞。
暖香烧尽,但频弄、鸬鹚鹦鹉杓。
到今朝、重见羲和,才将寒气收却。
着屐试出门庭,还只见瑶华,满眼堆着。
巷口家家争扫路,被短褐、风吹赤脚。
好寻个、田翁问讯,道来岁、丰年处处乐。
更无端、好事儿郎,塑狮子、俨如活。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
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
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
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
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
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
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