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计残经少,心情旧井枯。
机输灵照捷,诗祭浪仙无。
天地弥新鬼,汤燖虱腐儒。
无成虚老至,后饮愧屠苏。
活计残经少,心情旧井枯。
机输灵照捷,诗祭浪仙无。
天地弥新鬼,汤燖虱腐儒。
无成虚老至,后饮愧屠苏。
这首诗《辛巳除夕(其二)》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活计残经少,心情旧井枯”以“残经”和“旧井”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生活资源的匮乏和内心的枯竭,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感。
颔联“机输灵照捷,诗祭浪仙无”中,“机输”可能指日常劳作,“灵照捷”则可能暗含智慧与效率,整体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忙碌却成效不彰的反思。“诗祭浪仙无”则可能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省,感叹自己无法像前人那样留下传世之作。
颈联“天地弥新鬼,汤燖虱腐儒”运用对比手法,将“天地”与“新鬼”、“腐儒”相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的思考。这里“新鬼”可能象征着新生事物或变革,而“腐儒”则可能代表传统观念的保守与僵化。
尾联“无成虚老至,后饮愧屠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其中“后饮愧屠苏”可能源自古代习俗,通过引用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未能及时把握机会的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驱车长城侧,税驾大岘南。
崇墉当峭壁,雉堞开晴岚。
晓日发扶桑,亭午日蔚蓝。
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战国恃形胜,纵横尚并兼。
此地为扼塞,设险如崤函。
寄奴一进军,广固空戒严。
生逢承平日,往来驻征骖。
父老顾我悲,横流涕渐渐。
海岱古沃壤,力耕人所谙。
无端被灾害,千里驱丁男。
《大东》空杼轴,濒海无鱼盐。
岂惟重民困,天意殊未厌。
公私日殚耗,俗敝谁能堪。
翘首怀古风,愿见盖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