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长城侧,税驾大岘南。
崇墉当峭壁,雉堞开晴岚。
晓日发扶桑,亭午日蔚蓝。
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战国恃形胜,纵横尚并兼。
此地为扼塞,设险如崤函。
寄奴一进军,广固空戒严。
生逢承平日,往来驻征骖。
父老顾我悲,横流涕渐渐。
海岱古沃壤,力耕人所谙。
无端被灾害,千里驱丁男。
《大东》空杼轴,濒海无鱼盐。
岂惟重民困,天意殊未厌。
公私日殚耗,俗敝谁能堪。
翘首怀古风,愿见盖与参。
驱车长城侧,税驾大岘南。
崇墉当峭壁,雉堞开晴岚。
晓日发扶桑,亭午日蔚蓝。
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战国恃形胜,纵横尚并兼。
此地为扼塞,设险如崤函。
寄奴一进军,广固空戒严。
生逢承平日,往来驻征骖。
父老顾我悲,横流涕渐渐。
海岱古沃壤,力耕人所谙。
无端被灾害,千里驱丁男。
《大东》空杼轴,濒海无鱼盐。
岂惟重民困,天意殊未厌。
公私日殚耗,俗敝谁能堪。
翘首怀古风,愿见盖与参。
这首诗描绘了穆陵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人严允肇以雄浑的笔触,将穆陵关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历史变迁一一展现。
首句“驱车长城侧,税驾大岘南”,诗人驾车行至长城旁,停驻在大岘山南,点明了地点。接着“崇墉当峭壁,雉堞开晴岚”描绘了穆陵关的雄伟景象,高墙耸立于峭壁之上,雉堞间云雾缭绕,展现出关隘的险峻与神秘。
“晓日发扶桑,亭午日蔚蓝”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从清晨到正午阳光的变化,扶桑象征着日出之地,蔚蓝则描绘了正午时分天空的深邃与广阔。
“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山谷中微风吹过,树木轻轻摇曳,林间的光线仿佛被含蓄地捕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下来,“战国恃形胜,纵横尚并兼”两句,诗人回顾历史,穆陵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地为扼塞,设险如崤函”进一步强调了穆陵关作为战略要塞的地位,其防御工事如同崤函一样坚固。
“寄奴一进军,广固空戒严”提到刘裕(字寄奴)率军进攻广固时,此处的防御措施显得空洞无力,暗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生逢承平日,往来驻征骖”表达了诗人身处和平年代,可以自由往来于穆陵关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对过往战乱的反思。
“父老顾我悲,横流涕渐渐”描绘了当地百姓面对战争的苦难,对诗人表达出的哀伤之情,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
“海岱古沃壤,力耕人所谙”赞美了这片土地的肥沃,人们世代辛勤耕耘,但紧接着“无端被灾害,千里驱丁男”揭示了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破坏与苦难。
“岂惟重民困,天意殊未厌”表达了对战争不止息的忧虑,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苦难,也似乎违背了上天的意愿。
“公私日殚耗,俗敝谁能堪”指出战争导致公私财产的大量损耗,社会风气败坏,人们难以承受。
最后,“翘首怀古风,愿见盖与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希望看到和平与繁荣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的历史反思相结合,展现了穆陵关的独特魅力与历史沧桑,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