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
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风雪中。
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
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
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
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风雪中。
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
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自然景物的交织,表达了对远去亲朋的思念与不舍。"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开篇便设定了主人的离开,如同池塘断流,使得原本聚居在此的鹤群四散,仿佛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情绪,不忍心与池塘这个曾经共处的地方告别。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情感交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风雪中",接着描写了一片广阔无垠的天空和深邃的碧水,诗人通过这种景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知向何山风雪中"则更加深化了这份思念,让人想象着亲人可能身处的荒寒之地,风雪交加,心中的牵挂与忧虑也随之而来。
"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诗人通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强调了情感的深厚,即便相隔万里,但彼此之间的声音和身影仿佛仍旧存在,而这种精神上的联系,是即使生命与死亡也无法割裂的。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哲理,也凸显了人性中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最后两句转向自然景物的变化,池塘旁的鸟巢已然破败,松树也随之枯萎,但即便如此,每到年岁更替时,松枝顶端依旧有乌鸦筑巢生息,这或许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事变迁的反思,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情调沉郁、意境幽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