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徙渎山方得地,阁藏宸翰不知年。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胡叔豹的《句(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联的思考。
首句“宫徙渎山方得地”,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宏大画面。宫殿从一处迁徙到另一处,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的“渎山”既可理解为自然之山,也可象征某种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挑战。整句通过宫殿的迁徙过程,隐喻了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探索与适应,寻找适合生存发展的环境。
次句“阁藏宸翰不知年”,则将视角转向了文化与艺术的积累。阁楼中收藏着帝王的手笔,这些珍贵的文献或书法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愈发凸显。这里的“宸翰”指的是帝王的墨迹,象征着权力、智慧与文化的传承。整句强调了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积淀与不朽,以及它对于后世的重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与文化积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