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祠下望,不见莲花峰。
指点读书处,白云生几重。
断碑村竖画,高冢县官封。
一树霜皮老,还疑欲化龙。
元公祠下望,不见莲花峰。
指点读书处,白云生几重。
断碑村竖画,高冢县官封。
一树霜皮老,还疑欲化龙。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濂溪墓》。诗中,诗人站在元公祠下远眺,却未能望见莲花峰,引发了他的思绪。他想象着当年读书的地方,如今已被白云缭绕,增添了神秘与深远的意境。接下来,他描述了破败的碑文和被县官封存的高冢,暗示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注意到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甚至怀疑这棵树是否即将化为龙的传说,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以景寄情,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鼓楼坡前木瓜铺,岁晚悲辛利州路。
当车礧礧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
溪桥缺断水齧沙,崖腹崩颓风拔树。
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莫。
冢丘短草声窸窣,往往精灵与人遇。
我生胡为忽在此,正坐一饥忘百虑。
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
妻孥八月离夔州,寄书未到今何处。
馀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
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宁是儒冠误。
事业无成去日遒,只今身世付沧洲。
风烟惨惨菰蒲老,星斗离离河汉流。
寂寞书生学奇字,穷愁客子著春秋。
白头自苦君无笑,骨朽成尘志未休。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