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飞已久,芳草雨馀长。
人静槐庭午,帘斜竹院凉。
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
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
林花飞已久,芳草雨馀长。
人静槐庭午,帘斜竹院凉。
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
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林花飞已久,芳草雨馀长" 表明春天已经过半,花瓣纷飞,草木因雨水滋润而生长。这里通过“飞”和“馀”的字眼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意境,给人以静谧之感。
"人静槐庭午,帘斜竹院凉" 则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庭院午景,人们在这宁静中享受着树荫下的凉爽。这里“槐”与“竹”的并列,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份生态之美。
"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 描写的是春天的竹子开始萌发,而酒则在这静谧中慢慢酝酿出香气。诗人通过“沾”和“封”的动作字,以及“白”与“香”的感官细节,引导读者亲身感受这一刻的美好。
"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的邀请,希望在这春光不再时不要嫌弃余下的美好,与友人一同饮酒享乐。这里“莫厌”表达了珍惜之情,“流莺”则是一种生动的画面,而“劝举觞”则是对欢聚生活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幅春日静享图。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时光中,提倡着一种珍惜与享受生活的态度,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淡雅清新的意境。
小窗月影东风,单衣伫立轻寒骤。
闲门静掩,湘帘不捲,深宵时候。
已隔经年,更添愁绪,问君曾有。
料春光满眼,王孙草色,离离远,迷荒甃。
一曲杨枝别后。恰依稀、探春时又。
客中何处,侬今生怕,为侬消瘦。
飞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
更天涯是处,流莺满院,说新和旧。
光阴簪菊近。费暗省秋期,几探芳信。
故人自别,江山瘦、鬯好登临谁分。题糕落帽。
忍忘却年时疏俊。
帘乍捲、笙语霜前,依稀破人酲困。
安排更把茱萸,怕刬地烟尘,放晴难稳。素娥问讯。
应不负、占取一天风韵。
无情有恨,数旧约曾无凭准。
愁暂倚、风雨壶觞,低徊看鬓。
赤羽横霜气。玉勒盘秋地。云边挥手处,双雕坠。
便飞电排空,待指狼星碎。更射江潮退。
趁几阵西风,千里全销烽燧。奈暗老、当年猿臂。
觅得封侯未。壮游还说、向天山外。
问听遍弓衣,谁识穿杨技。凉月喧芦吹。
四望蛮烟,肯静拥、乌号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