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神仙,隐迹终南,万代流传。
说经台上,针活枯柏,炼丹炉下,化女石泉。
四皓商山,十老古洞,尹喜亲闻道德篇。
结庵处,有青牛系柏,白鹿升天。翊圣古迹依然。
雪样三朝画得全。
有元真文涧,松阴一梦,钟离悟道,跨鹤金仙。
二祖披毡,甘河引度,传受重阳七朵莲。
全真教,洞天福地,象帝之先。
自古神仙,隐迹终南,万代流传。
说经台上,针活枯柏,炼丹炉下,化女石泉。
四皓商山,十老古洞,尹喜亲闻道德篇。
结庵处,有青牛系柏,白鹿升天。翊圣古迹依然。
雪样三朝画得全。
有元真文涧,松阴一梦,钟离悟道,跨鹤金仙。
二祖披毡,甘河引度,传受重阳七朵莲。
全真教,洞天福地,象帝之先。
这首词以神仙传说为题材,描绘了终南山作为道教圣地的神秘与悠久历史。词中提到的“说经台上”、“针活枯柏”、“炼丹炉下”等场景,暗示着修道者的修炼与长生不老的追求。四皓和尹喜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和文化内涵。
“四皓商山”象征隐居避世,“十老古洞”则寓言深奥的修行境界。元真、钟离等仙人形象,展现了道教中的仙道成仙之路。二祖披毡、甘河引渡等情节,体现了道教传承与教义的传播。最后,“全真教,洞天福地,象帝之先”表达了对道教至高无上的尊崇,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展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神仙世界的想象。
露水班白未全白,长江大湖喜为客。
西风渐少北风多,脚底路声行格格。
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
生涯如此祇如此,如此如此无他须。
红黄瀰漫杂奔走,观旁亦有可人否。
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
戴起一顶青蒻笠,拖将七尺紫藤枝。
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
且吞溪玉濯心神,更揽月轮摩眼力。
摩到无明醉梦醒,挹袖拍肩须有人。
一乐长存抵万金,百年谁肯放愁侵。
饭蔬饮水真吾事,怀宝迷邦岂本心。
桑户琴歌奚此极,孔门弦诵有遗音。
新诗当暑时时至,每读清风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