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离渐远,心已觉香温。
路入春消息,山通夜梦魂。
霏霏仍小雪,漠漠又孤村。
几折湖桥外,相留到月昏。
人烟离渐远,心已觉香温。
路入春消息,山通夜梦魂。
霏霏仍小雪,漠漠又孤村。
几折湖桥外,相留到月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寻访梅花的过程与心境。首句“人烟离渐远”,开篇即点出远离尘嚣的意境,暗示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然的心境。接着,“心已觉香温”一句,巧妙地将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香气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向往。
“路入春消息,山通夜梦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寻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春天的消息通过道路传递,仿佛引领着诗人前行;而山间似乎连通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渴望和心灵的共鸣。
“霏霏仍小雪,漠漠又孤村”描绘了寻访途中所见的冬日景象,雪花飘落,村庄稀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不仅增添了寻访的难度,也丰富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情感更加细腻深沉。
最后,“几折湖桥外,相留到月昏”以湖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最终停留于月色朦胧之处的情景。这里的“几折”既指道路曲折,也暗含时间的流逝,而“月昏”则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交织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寻访梅花的过程及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
北斗那得挹酒浆,东风正好亲农圃。
家住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畴。
一溪流水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
楼名学古浪标榜,古人实学今谁讲。
旦旦趋庭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
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
几微极处通天地,呼吸之间具典刑。
平生谩抱区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
荏苒如今作弃材,悠悠宇宙非吾事。
学成假使遂行之,要见黎民饱暖时。
可能学古楼中坐,妻子啼号付不知。
以兹农圃端须学,黄牯价平添一脚。
且种山田且读书,菜羹满釜浑家乐。
篱菊傲青霜,庭槐拂晴昊。
寒帘步前除,爱此风日好。
伏枕动旬月,径路生秋草。
晏起每科头,能避管宁少。
平生炯双眸,眦睨空尘表。
遐观凌太行,俯瞰沧溟小。
纤翳忽为孽,天岂息吾老。
闭门养沉晦,虚室乐閒悄。
达人戒用明,至道贵冥杳。
独醒对群酣,清白太分晓。
世路方崄巇,尘缨顾萦绕。
习静信良图,知几明不蚤。
馀光幸来复,衰容觉枯槁。
形影两不愧,天真愿相保。
浮名等身外,安能寘怀抱。
简编夙所眈,此志殊未了。
摩挲向明窗,努力尚探讨。
寂寞眷同心,矫首城西道。
鹊噪灯含花,衡门频却扫。
一笑定何时,芳樽共倾倒。
《病起有怀柬雪湖》【明·谢迁】篱菊傲青霜,庭槐拂晴昊。寒帘步前除,爱此风日好。伏枕动旬月,径路生秋草。晏起每科头,能避管宁少。平生炯双眸,眦睨空尘表。遐观凌太行,俯瞰沧溟小。纤翳忽为孽,天岂息吾老。闭门养沉晦,虚室乐閒悄。达人戒用明,至道贵冥杳。独醒对群酣,清白太分晓。世路方崄巇,尘缨顾萦绕。习静信良图,知几明不蚤。馀光幸来复,衰容觉枯槁。形影两不愧,天真愿相保。浮名等身外,安能寘怀抱。简编夙所眈,此志殊未了。摩挲向明窗,努力尚探讨。寂寞眷同心,矫首城西道。鹊噪灯含花,衡门频却扫。一笑定何时,芳樽共倾倒。
https://shici.929r.com/shici/ysxzm4L5H.html
茫茫江海,悠悠昏旦,叹惜年光易换。
迷途世故,从来百样千般。
眼底翻云覆雨,狂浪颓波,天也那能管。
白云堆稳,也与公眠。
吴越相望两地仙,传雅调正家宴便。
当筵高咏愁怀散,赓一阕,赛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