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起视夜,北斗低复昂。
中垣耀室壁,良月知载阳。
客行涉远道,葛屦履严霜。
愿欲同辛苦,江汉愁且长。
临风付书劄,鸿雁无来翔。
悄悄闺闱心,岁暮惟独伤。
愁人起视夜,北斗低复昂。
中垣耀室壁,良月知载阳。
客行涉远道,葛屦履严霜。
愿欲同辛苦,江汉愁且长。
临风付书劄,鸿雁无来翔。
悄悄闺闱心,岁暮惟独伤。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或初冬时节,一位愁绪满腹的人在夜晚抬头望向星空的情景。北斗星时而低垂,时而高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中垣耀室壁,良月知载阳”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暗示着岁月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一位远行的旅人,穿着葛屦(草鞋)踏过严霜覆盖的道路。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喻了人生的坎坷与不易。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旅人的同情:“愿欲同辛苦”,表达了希望与之共担苦难的愿望,但紧接着的“江汉愁且长”一句,又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诗人通过“临风付书劄,鸿雁无来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沟通的情感。即使在风中写下信札,寄予远方的思念,但鸿雁却未能带来回音,象征着信息的阻隔与情感的孤独。结尾“悄悄闺闱心,岁暮惟独伤”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女性,她在岁末之时,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伤,无人能解。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面对孤独与无助时的无奈与悲伤。
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
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