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一》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

流马木牛今已矣,其馀儿辈说三分。

(0)
注释
篮舆:古代一种竹编或藤编的轻便小车,常用于游玩或载人。
兀醉:大醉的样子。
官舟:官府或官员所用的船只。
解纷:化解纠纷,解决难题。
流马木牛:古代传说中的运输工具,象征高效便捷。
其馀:其余的,剩下的。
儿辈:指年轻一代,孩子们。
说三分: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三分’指《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三国鼎立。
翻译
我乘着篮舆醉意朦胧出了东门,幸好有官船能帮我解忧消愁。
那些流马木牛的传说已经过去,剩下的孩子们谈论的是三国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闲适的场景,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篮舆兀醉出东门"表明诗人可能在饮酒作乐后离开了东门,这里的"篮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形象地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

"赖有官舟为解纷"则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便利表示出一份感激之情。在那个时代,能够乘坐官舟是一种特殊的待遇,这里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某种社会身份或特权。

接下来的"流马木牛今已矣,其馀儿辈说三分"则是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和感慨。"流马"指的是放牧的马匹,"木牛"则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耕田工具。这两者都是农业社会中常见的情景,诗人提及它们已经不再,是在表达一种时光易逝、事物更新的感伤。而"其馀儿辈说三分"则可能是在谈论后代子孙对于这些过去事物的记忆和评价,或许是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消亡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情趣,更通过对过往事物的回顾,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其一

雨多常禁足,及此出郊看。

风力暄犹劲,天容霁始宽。

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

讵学怀砖俗,班春话好官。

(0)

出都作

四库横陈足老饕,南鱼岂比北徐高。

座中客笑羊公鹤,帐底人窥魏武刀。

到处啖名如画饼,几番检韵失题糕。

翠光零落炎州冷,重为山鸡惜羽毛。

(0)

题寒江钓雪图·其二

尽日炊烟冷钓矶,暂移短棹未言归。

忽惊白鹭冲船起,恰映江天一色飞。

(0)

古风

寒近寒自早,山空月方迥。

爱此簿书稀,对月啜枯茗。

推卷起就枕,夜阑清梦醒。

四境胜地多,云壑洞幽暝。

野鹤唳一声,孤峰秀逾挺。

安得踏苍烟,直上盘崖顶。

自我出关来,无日不见山。

萦回数百里,往返疲且艰。

佳处固幽旷,道旁多粗顽。

树木望如赪,但觉山风寒。

今朝扫阴霾,夕阳忽来还。

龙门觌面迎,黛色若可餐。

乃知千蛾眉,惟在心所忺。

美恶固无常,志士发长叹。

(0)

秋晚道中

马足经秋踏雁沙,酒旗高处荫黄花。

孤村古渡行人远,老木寒烟落日斜。

失意风尘欺客袂,穷途诗句负年华。

关河自昔增惆怅,回首西风噪暮鸦。

(0)

高邮晚兴

稻凉吠蛤柳嘶蝉,最是江淮八月天。

三十六湖吟未尽,西风吹上打鱼船。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