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颜贵茂不清羸,君句雄华不苦悲。
何事遣君还似我,髭须早白亦无儿。
君颜贵茂不清羸,君句雄华不苦悲。
何事遣君还似我,髭须早白亦无儿。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吟前篇因寄微之》,创作于唐朝。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这短短四句中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生活现实的洞察。
“君颜贵茂不清羸”一句,通过形容词“贵茂”来描绘出一个外表光鲜、地位尊贵之人的形象。然而,这个人却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完美,“不清羸”暗示着内心或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污浊和迷茫,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君句雄华不苦悲”则继续描绘这个人的外在光鲜,即便是语言表达也充满力量与美丽,但这并未带来真正的情感共鸣或深层次的理解和同情,故“不苦悲”。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上流利言辞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灵空虚和悲哀的洞察。
接下来的两句,“何事遣君还似我,髭须早白亦无儿”,则是诗人将自己与前述之人的境遇相提并论。通过“何事”二字,表达了对命运的不解和困惑,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共鸣之情——同样面临着生命流逝(髭须早白)和孤独无依(亦无儿)的现实。这也许是诗人通过类比的手法,将个人的遭遇与周围人相联系,以此表达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外在光鲜背后的空虚、孤独,以及生命无常的主题。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醾。
先容岂藉早梅力,到了自结东君知。
孤芳缭绕春虽晚,典型题在黄金盏。
一家风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独青眼。
中兴英主方急贤,屡辞温诏挽不前。
平生忠赤照肝胆,危论鲠谔能回天。
左蜀分符尚馀略,浙路霜台亦轻著。
朝廷鼎鼐席尚虚,君家况是个中脚。
寒儒筦库埋晨昏,欲排阊阖嗟无门。
洗眼江淮看腾踏,妖气一扫清乾坤。
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
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万竿团脩翠,一溪皱横流。
长桥翼方沼,髣髴疑行舟。
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
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
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
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
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
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
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
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
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
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
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
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
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
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宋·郭印】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万竿团脩翠,一溪皱横流。长桥翼方沼,髣髴疑行舟。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https://shici.929r.com/shici/EWruAg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