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
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
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
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
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
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
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
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
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
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
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程行谌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崇尚文化、选拔人才的赞赏,以及对国家繁荣安康的美好祝愿。
首句“圣主崇文化”,直接点出了皇帝尊重文化的态度;“锵锵得盛才”则形容朝廷得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雅士。接着,“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象,国之英才云集,共同庆祝这喜悦的时刻。
中间两句“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学问探求的重视。这里的“象系”可能指的是用古代圣贤之象征性语言来阐述深奥的道理,“诗书至道该”则强调了文学与经典对于理解天地万物、人生哲理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诗人提及远古圣君尧和大禹,表达了对他们德政和治国才能的崇敬。这里将尧帝的德泽与大禹的功绩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
末尾两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表达了宴会上的和谐气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则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将如同古代圣王尧、舜时代那般太平。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理想。
番直同遥夜,严扃限几重。
青编书白雀,黄纸降苍龙。
北极丝纶句,东垣翰墨踪。
尚垂玄露点,犹湿紫泥封。
炫眼凝仙烛,驰心袅禁钟。
定应形梦寐,暂似接音容。
玉树春枝动,金樽腊酿醲。
在朝君最旧,休浣许过从。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
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