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如轮转,劳生岂定期。
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
世态如轮转,劳生岂定期。
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
商代尊伊尹,秦庭戮李斯。
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
这首诗名为《偶成》,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世间万物的轮回流转为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世态如轮转"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事态的起落更迭,暗示人生在世犹如车轮般周而复始。"劳生岂定期"则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确定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安逸。
接下来,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来阐述人生的起伏:商朝时伊尹备受尊崇,而秦朝末年李斯却遭受杀戮,这说明无论地位多高,富贵荣华都可能瞬间逆转,"否终还受泰,乐极又生悲"正是这一道理的体现。
最后两句"未能知幻化,安得證无为",诗人感慨人们往往难以看透世事的虚幻变化,无法达到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无为"境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人生无常和因果循环的理解。
山公援侍中,实以世交故。
周子怨都亭,知为一官误。
余本解宦人,岩薮焉能固。
况兹回光瞩,差用洗沈愫。
栖迟犹二始,踯躅当三辅。
孟门苟已出,康庄知前骛。
款段终在枥,谁为讥蹇步。
铅刀冀一割,锋锷恐非故。
巨痛时磔心,深忧恒栖嗉。
露款一申言,皇览不反顾。
陨涕别亲慈,含辛首前路。
嗣章倘见俞,改服还韦布。
江陵伎人子,掩袂作啼声。
家家叉帘立,送王上台城。
王欲别太姬,门前黄纸催。
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徘徊。
王入台城后,不省作悲啼。
妆台铅粉骄,别接冶游儿。
朱门一家哭,万家得安宿。
一家亦不哭,太姬方啖粥。
门外双乌栖,哑哑枝上啼。
官今当大赦,不愿赦王归。
二十四皇孙,譬如南陇树。
一半枝撑天,半不知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