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弗类,日中始慧。荏苒衰颓,忧心如醉。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知非已晚,斯吝斯悔。
小子弗类,日中始慧。荏苒衰颓,忧心如醉。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知非已晚,斯吝斯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自警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小子弗类,日中始慧”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年轻时未能明辨是非,直到年岁渐长才开始有所觉悟的情景。接着,“荏苒衰颓,忧心如醉”两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逐渐感到生命的无常和内心的困惑与忧虑。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则寓意着即使在人生的晚年,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些经历和教训就如同珍贵的宝石,值得珍藏。最后,“知非已晚,斯吝斯悔”点明了后悔与吝啬的主题,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改正错误,以免将来追悔莫及。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反省与改正错误重要性的强调。
表表耆英,松柏贞刚,冰霜洁清。
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
里社鸡豚,家山猿鹤,物我相忘法从荣。
东溪畔,似非熊尚父,在渭之滨。闲来袖手梅亭。
似桃李纷纷谷自春。
算高风难进,缙绅楷式,颓波屹立,乡曲仪刑。
厚德清名,疏星碧落,屈指如公今几人。
无他祝,但似山难老,镇压嚣尘。
天高气爽,正金风玉露,安排秋节。
株守蓬窗无寸效,自愧才非人杰。
那更家贫,又添丁累,料想无奇骨。
新章褒美,天然好语还发。
堪羡力薄无储,宾庖萧索,乏礼延佳客。
多谢诸公来宠贲,虽有一瓯春雪。
玉果未圆,犀钱须办,早早为君说。
恐辜珠玉,小词聊且权折。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