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无名氏所作,名为《满江红》。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雪中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失落美好的哀伤之情,以及对深藏不露、难以被世人理解的内心世界的隐喻。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这几句通过雪和梅花的共存,勾勒出一种孤高自洁的情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重逢美好的期待。"玉肌真态"形容的是梅花的清纯无暇,而"一般标格"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所持有的独特标准。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感,即便是没有情感的梅花,也有它自己的嫉妒和隐秘,而这些都被深深埋藏,不为人知。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诗人继续用梅花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梅花随着微风轻轻地掠过窗棂,触动了心中的某种情愫。"惊醉眼"和"朱成碧"则形容了一种因美而醉的心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体悟。梅花在寒冷中可能会凋谢,而"高山音息"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停止。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剡溪兴尽成陈迹"意味着往昔的欢乐如今只剩下回忆,而"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则是诗人在看到类似梅枝的景象时产生的喜悦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涉园求胜赏,时菊艳秋光。
散漫仙潭饵,缡褷瑞鹄裳。
酒熏吹晚蕊,蜂冷抱残香。
公意周盈感,留杯尽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