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繁华境,焉知避世心。
泉清消俗虑,云淡静尘襟。
鹭浴盘涡浅,莺巢接叶深。
物情欣自得,相对惜春阴。
不出繁华境,焉知避世心。
泉清消俗虑,云淡静尘襟。
鹭浴盘涡浅,莺巢接叶深。
物情欣自得,相对惜春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丁家洼读书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隐逸与自然和谐的意境。
首句“不出繁华境,焉知避世心”,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繁华世界与避世之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或逃避心态。
“泉清消俗虑,云淡静尘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清澈的泉水洗净了世俗的忧虑,淡薄的云彩让心灵得以平静。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泉水和云彩分别代表了纯净与超脱,暗示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来净化心灵的过程。
“鹭浴盘涡浅,莺巢接叶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白鹭在浅浅的水涡中沐浴,黄莺在茂密的树叶间筑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物情欣自得,相对惜春阴”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满足。万物各得其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春天的恩赐。这里的“春阴”可能指的是春日的阴凉,也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当下幸福时光的珍惜。
向来明月璧,曾倚白云司。
年事吾堪后,风裁汝更宜。
扶摇催撇捩,留滞夺委蛇。
岭海谁千骑,烟霄暂一麾。
绣衣花瞑失,铜柱瘴天垂。
羽檄年年是,韬钤处处疑。
肉飞甘跋扈,藿食浪安危。
使者苍梧节,楼船下濑师。
五羊摧震叠,万蜃戢衡睢。
不必陈鱼丽,应先问茧丝。
青冥直指破,墨吏惠文知。
得意当如此,无烦泣路岐。
绛节春时憩,玄宫夜不扃。
薛衣屏日月,松骨破雷霆。
剥落群真像,凄凉上帝庭。
蚁台留雉堞,蜗壁断丹青。
王气千年合,銮舆一夕经。
河山被容卫,草木吐精灵。
谷忆三呼应,云疑五彩停。
莫将荣辱理,来此叩桑溟。
敕罚归天吏,飞符出未央。
帝城千骑月,龙剑九秋霜。
草色乾坤老,军声关塞长。
佩分华省玉,人是法曹郎。
三尺依城旦,双旌指冀方。
恩深禹车泪,生转汉萦章。
渭水羞曾赤,箕星气独黄。
别筵枫叶道,停锦荔枝乡。
为有高门待,应誇结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