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史偶有所感》
《阅史偶有所感》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掩卷柴门数落晖,古来俱羡圣之威。

那知天地长多事,总为英雄未息机。

衣赭讵容人彘在,簪银还见女鼋归。

鲍鱼不救祖龙臭,蝼蚁翻因齐霸肥。

黄屋事移输白屋,衮衣缘尽着青衣。

王孙子姓时时改,寒食园陵个个饥。

尘世隙驹俄自了,竖儒毫兔易成非。

江南鹿豕同游处,乔木连云尽百围。

(0)
鉴赏

此诗《阅史偶有所感》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末路以及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掩卷柴门数落晖,古来俱羡圣之威”,诗人闭上书卷,面对夕阳,感叹自古以来人们都羡慕圣人的威严与权力。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个人的平凡与历史上的伟大进行对比,流露出一种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颔联“那知天地长多事,总为英雄未息机”,指出天地间总有不尽之事,英雄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影响并未消散,仍在世间留下痕迹。这句诗反映了历史的连续性和英雄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颈联“衣赭讵容人彘在,簪银还见女鼋归”,通过“人彘”和“女鼋”的典故,讽刺了历史上一些残暴统治者的行径。同时,“衣赭”与“簪银”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权力与奢华,揭示了权力背后的残酷与虚伪。

尾联“鲍鱼不救祖龙臭,蝼蚁翻因齐霸肥”,以“鲍鱼”和“蝼蚁”比喻小人得志,暗示了历史上的小人往往借助权势谋取私利,而真正的英雄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这一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

最后两联“黄屋事移输白屋,衮衣缘尽着青衣”,描述了权力的更替与世事的无常,从帝王的尊贵到平民的普通,体现了历史的轮回与命运的不可预知。

“王孙子姓时时改,寒食园陵个个饥”,表达了对世袭制度的批判,以及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寒食节祭扫先人陵墓,却人人饥饿,反映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

“尘世隙驹俄自了,竖儒毫兔易成非”,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如白驹过隙,而那些所谓的智者或文人,往往容易犯错。这句诗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谨慎行事。

最后一联“江南鹿豕同游处,乔木连云尽百围”,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间的和谐景象,鹿与猪在林间自由游荡,高大的树木连成一片,寓意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人性、命运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王良百一诗·其二十四

远来亦忌饱,出去不妨饥。

向水莫许骤,偏伤肺与脾。

(0)

独自诗二十章·其五

独自处,本誓如应语。示道在经中,扣破无明主。

(0)

十劝·其十

劝君十,相劝修行须在急。

一朝命尽入黄泉,父娘妻子徒劳泣。

(0)

句曲父老为三茅君歌

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

三君乘白鹤,各治一山头。

召雨泽旱田,陆地亦复收。

妻子保堂堂,使我无百忧。

白鹤翔青天,何时复来游?

(0)

牛僧孺入薄后庙与诸后妃共吟诗八首·其三戚夫人作诗

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

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

(0)

巨胜歌并序·其四

尽言水土金,三物成大药。

假气递相生,相生复相烁。

黄芽不是铅,元向铅中作。

举东已合西,戊己为囊橐。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