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邑·其一》
《入邑·其一》全文
宋 / 王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马踏新松影,衣沾秀麦寒。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

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

(0)
注释
马踏:骑马行走。
新松:刚长出的新松。
衣沾:衣服上沾染。
秀麦:成熟的秀美麦穗。
藤花:藤蔓上的花朵。
缨珞:古代贵族妇女佩戴的装饰品。
竹笋:竹子的嫩芽。
琅玕:形容玉石般的竹笋。
诗向:诗歌从。
闲中:悠闲的时候。
心因:心灵因为。
静处:安静的地方。
幽鸟:隐蔽的鸟儿。
翠林:翠绿的树林。
翻译
马蹄踏过新松的阴影,身上沾染了秀穗麦田的凉意。
藤蔓花朵装饰着头饰,竹笋尖儿穿透如玉的琅玕。
诗歌在悠闲时分涌现,心灵在宁静之地得以舒展。
一声幽静的鸟鸣响起,它隐藏在繁茂的翠绿林间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景象与心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情怀。

“马踏新松影”和“衣沾秀麦寒”两句表明诗人骑马行进于春天的乡间小路,阳光透过松林投下斑驳的影子,而身上沾染了刚刚成熟的麦子的清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则是诗人对周遭环境美丽景致的一种感受。藤花和竹笋都成为装点自然之美的元素,而“缀缨珞”和“透琅玕”则增添了一份精致与华贵,显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的角度。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了创作诗歌的灵感,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这里,“诗向闲中得”意味着他认为最好的诗作源自于平和安静的状态,而“心因静处宽”则是这种状态给予他的内心带来的广阔。

最后,“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以一个细微的动态结束了整首诗。幽鸟的叫声不仅增加了一种生机,也让画面变得更加立体和深远。“深在翠林端”则强化了这份宁静与隐逸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心灵宁静和艺术创作的态度。

作者介绍

王谌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

蓬阁多余暇,簪缨不我拘。
杖游僧舍数,马过相门疏。
竹简藏蝌蚪,芸香避蠹鱼。
已将成四部,犹乞补残书。

(0)

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此心未足便何如,官职於君不啻余。
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
终乞分司洛阳去,就泉依竹水南居。

(0)

仆射相公心鹤算渐高鸿恩未答形於章句冠彼诗

久病心情只自宽,茫茫世事有多般。
一窗青史真堪爱,满马红尘未必欢。
觅句静拈鸡拒笔,纳凉闲戴鹿胎冠。
唯惭报主无丝发,欲话归山启口难。

(0)

仆射相公以望重位高识分知足因书台抱遽成雅

霜毛种种已难簪,圣代归田又未甘。
今日忝尘何啻足,昔年贫贱尽曾谙。
图书府里闲堪爱,骚雅门中乐自躭。
唯恨病来春枉过,花前辜负旧醺酣。

(0)

至启伏蒙仆射相公独垂青眼忽枉朱轮仍贻郢客

蓬丘官况复何如,养拙资吟久病余。
印簏罕开无案牍,閤门常锁有图书。
山中旧隐闲多忆,切上浮生老列疏。
何幸明公偏顾我,马蹄出便到贫居。

(0)

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

渐老筋骸百事慵,退朝无复接鵷鸿。
数枝筠粉幽窗外,一炷檀烟静室中。
冷滴梦魂桐叶雨,香吹篱落菊花风。
自惭不及车夫子,时向东山谒谢公。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