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
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
雀翘蝉鬓端然坐,裙带微挼。
纤指频呵,甚处巫云入梦多。
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
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
雀翘蝉鬓端然坐,裙带微挼。
纤指频呵,甚处巫云入梦多。
这首《采桑子》(其九)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红樱斗帐空如水”,开篇以“红樱”形容斗帐的鲜艳色彩,却以“空如水”来反衬出一种空寂之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烟月罗罗”,烟雾缭绕的月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南柯”一词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常用来比喻梦境或虚幻之事。这里借以表达人物在梦中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松涛声声,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也可能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化。
“雀翘蝉鬓端然坐,裙带微挼。”雀鸟翘首,蝉鬓端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姿态,裙带轻轻挼动,细节之处见匠心,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纤指频呵,甚处巫云入梦多。”纤细的手指频繁地呵气,似乎是在驱散寒冷或是温暖自己,而“巫云”则引申为梦境中的云雾,暗示了人物在梦中与现实之间频繁的穿梭,表达了对梦境的向往与留恋。
整首词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