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九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其九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

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

雀翘蝉鬓端然坐,裙带微挼。

纤指频呵,甚处巫云入梦多。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其九)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红樱斗帐空如水”,开篇以“红樱”形容斗帐的鲜艳色彩,却以“空如水”来反衬出一种空寂之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烟月罗罗”,烟雾缭绕的月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南柯”一词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常用来比喻梦境或虚幻之事。这里借以表达人物在梦中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松涛声声,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也可能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化。

“雀翘蝉鬓端然坐,裙带微挼。”雀鸟翘首,蝉鬓端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姿态,裙带轻轻挼动,细节之处见匠心,展现了人物的优雅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纤指频呵,甚处巫云入梦多。”纤细的手指频繁地呵气,似乎是在驱散寒冷或是温暖自己,而“巫云”则引申为梦境中的云雾,暗示了人物在梦中与现实之间频繁的穿梭,表达了对梦境的向往与留恋。

整首词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水宿

分席眠鸥渚,庐山梦已通。

蓬声疏密雨,灯影往来风。

我正思吾母,儿应说乃翁。

拥衾天未晓,此味与谁同。

(0)

山中菰生米父老谓丰年之祥用子有韵

秋风菰黍黑,山崦罕闻之。

产瑞摇银海,占丰滟玉池。

芃芃粳合穗,袅袅穄分枝。

却忆官张望,尝新荐一匙。

(0)

潭毒关

倚天翠壁夹黄流,伛偻呕哑挽上舟。

今古英雄愁绝处,夕阳筹笔驿东头。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三

何人地下管天条,不是皋陶即是萧。

金埒谩誇钱过斗,铁围宁问玉垂腰。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一

平泉草木须臾梦,金谷莺花一撮尘。

富贵若生根到底,两家占断别无人。

(0)

读楞严

人人有路證无还,一念才差隔万山。

识得吾儒无妄卦,筏城长语尽须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