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经霜彻夜呼,飘零顿觉此身孤。
篝灯他日谁分火,弄雪何人对拥垆。
夙惠早年知苦李,高堂暮雨哭慈鸟。
残衫断履堪留施,为礼名僧结苾刍。
断雁经霜彻夜呼,飘零顿觉此身孤。
篝灯他日谁分火,弄雪何人对拥垆。
夙惠早年知苦李,高堂暮雨哭慈鸟。
残衫断履堪留施,为礼名僧结苾刍。
这首诗《哭文叔弟四首(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亡弟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断雁经霜彻夜呼”,以“断雁”比喻亡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离世的悲痛与不舍。雁群失散,孤独哀鸣,象征着兄弟间的离别之痛。次句“飘零顿觉此身孤”,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因弟弟去世而感到的孤独与无助,仿佛自己也成了无依无靠的漂泊者。
接着,“篝灯他日谁分火,弄雪何人对拥垆。”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亡弟的思念。篝灯分火、弄雪拥炉,都是兄弟间共享的温馨时刻,如今却无人相伴,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夙惠早年知苦李,高堂暮雨哭慈鸟。”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早年知苦李”出自《后汉书》,比喻早年就懂得人间疾苦;后一句“高堂暮雨哭慈鸟”则借用了《诗经》中的“慈乌反哺”的故事,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家族亲情紧密相连,深化了主题。
最后,“残衫断履堪留施,为礼名僧结苾刍。”诗人以自身简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亡弟的哀悼之情。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上是磨损的鞋子,这样的生活境况,既是对自己现状的描述,也是对亡弟的追忆。同时,向名僧行礼并结为苾刍(佛教僧侣),既是对亡弟的纪念,也是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场景和典故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以及在失去亲人后的自我反思与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