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初送子,千里秣陵游。
淫滪随归旐,栖迟一倚楼。
门风留獬豸,家法在鸤鸠。
尽瘁成多病,怀君涕泗流。
当年初送子,千里秣陵游。
淫滪随归旐,栖迟一倚楼。
门风留獬豸,家法在鸤鸠。
尽瘁成多病,怀君涕泗流。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初春哭仲妹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对亡妹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回忆与怀念。
首句“当年初送子”,开篇即点明了故事的起点,暗示了妹妹的离世。接着“千里秣陵游”描绘了妹妹生前远行的情景,充满了对妹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忆。
“淫滪随归旐”一句,运用了“淫滪”(长江中的巨大礁石)和“归旐”(送葬的旗帜)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妹妹离去后,心中难以平复的悲伤与哀痛,仿佛那巨大的悲伤如同江中的礁石,永远无法消散。
“栖迟一倚楼”则通过“倚楼”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世界,内心孤独与思念的情境,仿佛在一座空楼中寻找着逝去的妹妹的身影。
“门风留獬豸,家法在鸤鸠”两句,以“獬豸”(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公正)和“鸤鸠”(古代传说中的仁义之鸟)为喻,表达了对妹妹品德高尚、仁慈为人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妹妹在家族传统美德传承中的期望。
“尽瘁成多病,怀君涕泗流”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直接抒发了诗人因妹妹的离世而产生的悲痛与哀思。妹妹的辛勤付出换来了自己的健康问题,而诗人自己也因思念妹妹而泪如泉涌,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妹妹生前生活点滴的回忆,以及对妹妹离世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妹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
春工从此被人知。不随蜂蝶,长伴玉蟾低。
缥缈云间应好在,盈盈泪湿征衣。
背人偷拗向东枝。清香满袖,犹记画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