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茆堂锁白云,万峰飞瀑静中闻。
徵君只在东西崦,碧树丛深路不分。
隐隐茆堂锁白云,万峰飞瀑静中闻。
徵君只在东西崦,碧树丛深路不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首句“隐隐茆堂锁白云”,以“茆堂”象征隐士的居所,而“锁白云”则形象地表现了这处居所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万峰飞瀑静中闻”一句,通过“万峰”展现山峦之壮丽,而“飞瀑”则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环境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机。
“徵君只在东西崦,碧树丛深路不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隐逸的主题。这里,“徵君”指古代被征召但未应诏的隐士,用以形容王屋山上的张山人玄超。东西崦则是指山的两侧,暗示张山人的居所隐匿于群山之中,难以寻觅。而“碧树丛深路不分”则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幽深与复杂,强调了寻找隐士之路的艰难,同时也隐喻了隐士生活与外界的隔绝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诗意渲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关山月,别来二十四圆缺。
孤舟露下湿郫筒,对此清光愁断绝。
故园两度开黄花,鸠妇看花双黛蹙。
人生那得长相随,倏忽天南又天北。
推篷抚景谩咨嗟,愿风吹作碧云遮。
幽闺免此共相忆,肠断月高还自斜。
关山月,底事经年照离别。
君不见三关烽火羽书驰,壮士冲寒泪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