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长堤》
《筑长堤》全文
宋 / 田昼   形式: 古风

筑长堤,白头荷杵随者妻。

背胁伛偻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

老夫七十妪与齐,五尺应门生两儿。

夜来春雨深一犁,破晓径去耕南陂。

南邻里正豪且强,白纸大字来呼追。

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官长亦大贤,能得使者意。

正堤驾轺轩,不复问馀事。

终当升诸朝,自足富妻子。

何惜桑榆年,一为官长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cháng
sòng / tiánzhòu

zhùchángbáitóuchǔsuízhě

bèilèigòngxiāojīnwēishǒuzhìxiōngpáng

lǎoshíchǐjiùménshēngliǎngér

láichūnshēnxiǎojìnggēngnánbēi

nánlínzhèngháoqiěqiángbáizhǐxiěchūláizhuī

tóuxiǎnyàoguānchángxiūcháng

guānchángxiánnéng使shǐzhě

zhèngjiàyáoxuānwènshì

zhōngdāngshēngzhūcháo

sāngniánwèiguāncháng

注释
筑:修建。
长堤:长长的堤坝。
白头:头发花白。
荷杵:持棒槌。
背胁:背部和肋骨。
伛偻:弯曲。
筋力微:体力衰弱。
以手置胸:手放在胸口。
妪:老妇人。
齐:相同年龄。
五尺:幼子。
应门:照看门户。
犁:犁田。
南陂:南边山坡。
豪且强:有权势且强硬。
科头:不戴帽子。
跣足:赤脚。
使者:上级官员的使者。
正堤:监督修堤。
轺轩:轻便的小车。
自足:足够。
妻子:家人。
桑榆:晚年。
一为:宁愿一次。
翻译
修建长堤,白发老妇人手持棒槌跟随在后。
老人背弯腰驼,体力微弱,手放在胸口路边哭泣。
我虽年逾古稀,老妇人却与我同龄,家中还有两个幼子。
昨晚春雨绵绵,清晨他们犁田,往南坡耕作。
南边邻居权势显赫,送来文书催促修堤。
他们要求我们立即行动,不能拖延,为了官长修堤。
官长是个贤明之人,能揣摩上级心意。
他亲自监督修堤,不再过问其他事务。
将来定会得到朝廷重用,足以养家糊口。
即使晚年劳累,也甘愿为官长而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春雨之后修建长堤的劳动场景。诗中通过对老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不拔,以及对于家庭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筑长堤,白头荷杵随者妻。"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对老夫妻在田间共同劳作的情景。"白头"指的是老人的白发,而"荷杵"则是用来除莠的工具,这里形象地描绘出了老人与妻子随着劳作而逐渐变白的头发,反映了他们辛勤的农耕生活。

"背胁伛偻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 这两句则透露了老人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工作。"背胁伛偻"形容身体弯曲,"筋力微"则表明力量的减弱,而"以手置胸路旁啼"则描绘出老人在休息时的动作,显示了他仍旧不愿意放弃劳作。

接着几句"老夫七十妪与齐,五尺应门生两儿。夜来春雨深一犁,破晓径去耕南陂。" 介绍了老人的家庭状况和他们的生活状态。"老夫七十妪与齐"表明老人已七旬之年,而妻子也与他年龄相当;"五尺应门生两儿"则说明他们有两个儿子,且都已经成长到可以帮助家里分担农活的程度。

"夜来春雨深一犁,破晓径去耕南陂。" 这两句展示了老人不畏风雨,坚持劳作的情景。即便是深夜的春雨,也没有阻止他清晨就出去继续工作,反映出对土地的依恋和生活的责任感。

后面几句"南邻里正豪且强,白纸大字来呼追。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官长亦大贤,能得使者意。" 描绘了老人在地方上遭受的压力和困境。他被邻里豪强之人所逼迫,被要求去修建长堤,这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阶层所承受的沉重负担。

最后几句"正堤驾轺轩,不复问馀事。终当升诸朝,自足富妻子。何惜桑榆年,一为官长死。" 表达了老人对未来某种程度上的乐观态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家境,给予妻子和儿女一个更好的生活。然而,最后一句"何惜桑榆年,一为官长死。" 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牺牲,老人似乎已经接受了为了国家的需要而献出生命的宿命。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日常劳作和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展现了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同情。

作者介绍

田昼
朝代:宋

阳翟人,字承君。田况从子。以任为校书郎。知西河县,有善政。与邹浩以气节相激励。徽宗建中靖国初,入为大宗正丞。曾布数罗致之,不为屈。请知淮阳军,岁大疫,日挟医问病疗人,遇疾卒。
猜你喜欢

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同年进士俱会楼上者七人

畴昔金门看选贤,一星终矣半英躔。

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肃霜九月菊残天。

浮生聚散如风雨,同倚东楼岂偶然。

(0)

送李仲镇宰溧阳

相逢已叹十年迟,冷淡贫交又语离。

玉笋换班通籍后,黄梅催雨送帆时。

月岩家世犹为县,金濑溪山好赋诗。

唤起酸寒孟东野,倒流三峡洗馀悲。

(0)

西楼秋晚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璿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0)

有感今昔二首·其一

阳春白雪雅音希,俚耳冬烘辄笑嗤。

麋见丽姬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

烂奚轻薄人何敢,伏猎荒唐自不知。

蚓窍蝇鸣莫嘲诮,彭亨菌蠢正当时。

(0)

晚步

排门帘幕夜香飘,灯火人声小市桥。

满县月明春意好,旗亭吹笛近元宵。

(0)

宴坐庵四首·其三

粥鱼吼罢鼓逢逢,卧听饥鼯上晓釭。

一点斜光明纸帐,悟知檐雀已穿窗。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