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楼秋晚》
《西楼秋晚》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璿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lóuqiūwǎn
sòng / fànchéng

lóuqiánchùchùchángqiūtáiyǎngxuánsháoyòuhuí

cánshǔsuíliángyànxiǎochūnyìngwèihǎitánglái

chóutiānyuǎnshītuōànshānhéngshuìyǒuméi

qíngmǎnchuāngsàntóngláiànhuī

翻译
楼前草木长满了秋天的青苔,抬头低头间,北斗七星又要转回原位。
夏天的余热已经随着归巢的燕子离去,春天的小序应该随着盛开的海棠到来。
客居他乡的忧愁因天高而无处寄托,繁重的官事使我在山案前昏昏欲睡。
晴朗的日子里,窗外的野鸭群散开,巴地的孩童前来添加鸭子烹煮的木炭灰烬。
注释
秋苔:秋天生长的青苔,常用来形容环境的荒凉或静寂。
璿杓:古代星图中的北斗七星,这里指代时间的流转。
残暑:夏季剩余的炎热。
小春:农历中指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逐渐转暖。
客愁:旅居他乡的忧虑。
吏案:官府的公文或案件,引申为公务或职责。
睡有媒:形容因公务繁忙而难以入睡。
凫鹜:野鸭和鸳鸯一类的水鸟。
巴童:四川等地的儿童。
鸭炉灰:烧鸭子时的炉灰,可能指烹饪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西楼的景象。诗人站在楼前,看到长满秋苔的地面,抬头望见北斗七星(璿杓)即将西沉。暑气已消,梁上的燕子离去,预示着小春的到来,海棠花也将绽放。诗人的客居之愁无处寄托,只能在堆积如山的文案中勉强打个盹。窗外晴空万里,野鸭悠闲地散开,远处传来巴童烧鸭炉灰的声音,增添了宁静而寂寥的气氛。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清冷和诗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宫词·其八十六

机杼年来入禁垣,素丝初织未成端。

遍呼御府令均玩,方识农家力最难。

(0)

宫词·其二十

初夏圆荷点翠钱,螭头清溜玉溅溅。

惜芳归处随雕辇,半醉嫔嫱堕珥钿。

(0)

宫词·其五

修竹成林碧玉攒,几枝荣茂可栖鸾。

瑶宫月白风清夜,谁共庭除一凭栏。

(0)

宫词·其九十七

宫人凡百趁相贪,桑叶青青贮满篮。

不使朋侪知底里,密来朱箔喂新蚕。

(0)

宫词·其九十四

棕榈秀竹间行均,浑似江乡景趣新。

低桧小松参怪石,清嘉尤胜杏花春。

(0)

宫词·其八十一

手诏时颁出广廷,俯从民欲示仪刑。

庙堂佥允都俞议,方许昭垂粲日星。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