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
《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古风

熙宁察院一开口,谁人胆落御史手。

其时面坚黑髭须,力欲回天气冲斗。

一从蹭蹬作外官,所居不苟心迹安。

刚不可回坚不变,头如霜雪心如丹。

所以论者悦而服,所养有义其质端。

东西南北二十载,一朝有敕却召还。

皂囊封上晓班肃,绣衣步入秋霜寒。

义有所徇乞得身,白日降下天上人。

黄金龙节青囊印,赤帷熊乘朱斑轮。

以其馀才修职分,以其馀力娱精神。

望淮楼上对秋色,玉女花前泣晚春。

时时共帐过南郭,来就陶潜漉酒巾。

与人论事不必合,直无所苟气色真。

持此以往无不可,古人所以为正臣。

淮南一路事如草,嘉苗恶莠俱分了。

中心皎皎如斯乎,外计区区何足道。

两宫日月方齐明,群公戮力营太平。

公议急须招俊老,清风先已过南京。

(0)
鉴赏

这首诗《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由宋代诗人徐积创作,通过描绘一位年高德劭的老臣(“俊老”)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风采与坚守,展现了其忠诚、正直、坚韧的人格魅力。

诗中首先描述了这位老臣在熙宁年间,面对御史的挑战,其坚定的立场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后来被贬谪为外官,也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与坚持原则的本色。他的形象如同头霜雪、心如丹,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佩服,体现了他内在的正义与端庄。

接着,诗中提到老臣历经二十载的漂泊,最终因皇帝的召唤被召回朝廷,其地位与荣耀显著提升,但并未因此改变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以余生的才华履行职责,以余力享受生活,展现了从容与智慧的生活态度。在望淮楼的秋色与玉女花前的晚春中,老臣与友人共享欢聚,谈论事情时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展现出其正直不阿的品性。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老臣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内心如同明镜般纯洁,对外界的评价与计较不屑一顾。在两宫日月并照、国家追求太平盛世之时,呼吁招揽更多像老臣这样的杰出人才,强调清风先至,表明了对老臣品德与贡献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老臣一生事迹的描绘,赞美了其忠诚、正直、坚韧不拔的高尚人格,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体现了对古代贤臣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五咏堂北之厅联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孟简题名。

(0)

挽曾纪泽联

训言谨守勿忘,虽一善必褒,成门终愧桓崇祖;

功德何须争论,愿三年无改,继志当为陈长文。

(0)

挽曾纪泽联

伟业继韦平,讵帝简方隆,使相终迟曹武惠;

大名驰中外,正时艰未已,举朝共哭富文忠。

(0)

挽吴可读联

考生前立言立品立教,志节彰彰,知此事断非矫激;

看身后遗疏遗书遗诗,情词落落,虽古人何以加之。

(0)

挽张之洞联

一个臣生有自来,大局障东南,旋乾转坤,毓钟间气;

三不朽公今论定,全球钦泰斗,镕金铸像,中外同瞻。

(0)

挽曾国藩联

一德契宸衷,方资都咈庙堂,乍惊梁木遽摧,笃念荩臣应震悼;

十年从父执,窃幸追随杖履,何意巫阳赴召,伤心樾荫更谁依。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