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雨.骤雨》
《芭蕉雨.骤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芭蕉雨

日午绛云烘墨,渴乌偏掉尾、威胡赫。

一霎溪风凉激。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

急雨琤琮裂帛,万瓦战金铁。轰馀怒犹思、坏墙壁。

此际白苧凉衫,独上快阁临风,须如猬磔。

(0)
鉴赏

这首《芭蕉雨·骤雨》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夏日骤雨后芭蕉叶上的雨滴与周围环境的生动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动态感。

词中以“日午绛云烘墨”开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正午时分,阳光如同墨水般在天空中渲染开来,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浓郁的氛围。接着,“渴乌偏掉尾、威胡赫”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在炎热中寻找水源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一霎溪风凉激”则将视角转向了微风,轻柔的溪风带来了凉意,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接下来,“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运用比喻,将冰弦比作雷声,形象地描绘了雷电的震撼力,增加了词的动态感。

“急雨琤琮裂帛,万瓦战金铁”进一步描绘了骤雨的激烈,雨点如同裂帛一般击打在屋顶上,发出金铁交鸣般的声响,展现了雨势之大。最后,“轰馀怒犹思、坏墙壁”一句,通过想象雨后的余威,似乎仍在思考如何破坏墙壁,进一步强化了雨势的猛烈。

“此际白苧凉衫,独上快阁临风,须如猬磔”则是词人个人的感受,他穿着轻薄的白苧凉衫,在快阁上独自迎风而立,形容词人的头发因为风吹而显得杂乱无章,仿佛刺猬的刺。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词人的悠闲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体而言,《芭蕉雨·骤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捕捉了夏日骤雨的瞬间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词人内心的宁静,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戊申七夕旅思

万感集萧辰,羁怀难具陈。

还因牛女会,远忆别离人。

雨霁火云歇,天空秋气新。

宦游今十载,依旧阮家贫。

(0)

客子

客子庖厨薄,日来蝇鼠稀。

自知心更远,敢谓俗能违。

上客无回辙,呼童莫掩扉。

宦情今可见,已息汉阴机。

(0)

闻笛二首·其一

横吹高楼发,月明清露间。

风前怨梅柳,曲里度关山。

陇水声同咽,沙场客未还。

西邻有思妇,坐叹损朱颜。

(0)

友人边游回二首·其一

瘦苦真同塞草腓,敝衣犹带朔云飞。

李陵台上曾回首,昔日怀归今始归。

(0)

闲斋对雨

秋雨匝旬馀,苔痕满虚室。

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

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

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

(0)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其六

吴牛犹喘月,阴鸟未呼风。

直苦炎难度,虚疑日再中。

冷然期列子,挥手问鸿蒙。

更有清凉宇,徒思沧海东。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