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影轻分,蛾痕重尽,逸情飘上云端。
对影樯乌,孤灯短梦谁看。
清波误人银河渡,只桃花、流水依然。写冰纨。
丝履如新,玉镜长寒。
年来我亦朝飞雉,已秋听桐雨,岁隔椒盘。
晚景萧寥,都忘取冷时閒。
多情尚接离魂梦,较风怀、荀令为难。枉心牵。
碧海茫茫,底处仙山。
蝶影轻分,蛾痕重尽,逸情飘上云端。
对影樯乌,孤灯短梦谁看。
清波误人银河渡,只桃花、流水依然。写冰纨。
丝履如新,玉镜长寒。
年来我亦朝飞雉,已秋听桐雨,岁隔椒盘。
晚景萧寥,都忘取冷时閒。
多情尚接离魂梦,较风怀、荀令为难。枉心牵。
碧海茫茫,底处仙山。
这首《高阳台》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人奭良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深而感伤的画面。开篇“蝶影轻分,蛾痕重尽”通过蝴蝶和蛾子的意象,暗示了时光流转,春色消逝。接下来,“逸情飘上云端”,表达了词人的情感飘忽不定,仿佛随风而逝。
“对影樯乌,孤灯短梦谁看”描绘了词人在孤独的夜晚,对着孤灯,梦境短暂而无人分享,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寥。“清波误人银河渡,只桃花、流水依然”借银河和流水,寓言人生的无常与执着,桃花依旧,而人事已非。
“写冰纨。丝履如新,玉镜长寒”运用了精致的比喻,表达岁月虽逝,但物事依旧,心境却如冰纨般寒冷。“年来我亦朝飞雉”暗指时光荏苒,词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晚景萧寥,都忘取冷时閒”进一步强调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孤寂。
“多情尚接离魂梦,较风怀、荀令为难”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超越了荀令(东汉名士荀彧)的深情,显示出词人情感的深厚。最后,“枉心牵。碧海茫茫,底处仙山”以浩渺的碧海和未知的仙山,象征着词人对理想与远方的向往,以及无法触及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