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景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远行时的孤独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先,“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两句,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连绵不断的山脉和层叠的峰峦,给人以壮观的感觉。
接着,“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表达了诗人在行进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鸟鸣声中带着对马儿的召唤,而绿意盎然的林间景致则让人暂时遗忘了行走中的辛劳。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崎岖小路上行走的情形,那些奇特的岩石有时会挤占道路,而细弱的藤蔓则偶尔触碰到诗人的衣襟。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面对漫长的旅途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
最后,“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表达了诗人虽然在旅途中,但依然对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到欣赏,同时也感慨于自己的志向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希望能有人分享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探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行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以及对于家国的深情思念。
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常随童子游,多向外家剧。
偷花入邻里,弄笔书墙壁。
照水学梳头,应门未穿帻。
人前赏文性,梨果蒙不惜。
赋字咏新泉,探题得幽石。
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
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
如何二千里,尘土驱蹇瘠。
良久陈苦辛,从头叹衰白。
既来今又去,暂笑还成戚。
落日动征车,春风卷离席。
云台观西路,华岳祠前柏。
会得过帝乡,重寻旧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