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有恒谈,新年宜言吉。
降旨加赈饥,救民他遑恤。
念兹燕赵区,连岁霪霖溢。
嗟哉艰食艰,闾阎生计失。
调幕惭无能,空言不如实。
例恤虽百方,增赒与再一。
齐右乃接界,顾此彼可弗。
亦命展月限,毋俾向隅屈。
敷泽体天心,天心本阴骘。
颙祈锡康年,胜子小补益。
是谓大吉祥,言情聊点笔。
闻人有恒谈,新年宜言吉。
降旨加赈饥,救民他遑恤。
念兹燕赵区,连岁霪霖溢。
嗟哉艰食艰,闾阎生计失。
调幕惭无能,空言不如实。
例恤虽百方,增赒与再一。
齐右乃接界,顾此彼可弗。
亦命展月限,毋俾向隅屈。
敷泽体天心,天心本阴骘。
颙祈锡康年,胜子小补益。
是谓大吉祥,言情聊点笔。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加赈直·山东去岁被水州县诗以志事》。诗中表达了对山东地区去年遭受水灾后,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怀。弘历下令增加赈济,旨在救助受灾民众,恢复其生计。他强调了天心的仁慈与恩泽,希望以此带来吉祥与安康。诗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天道人心的理解,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十年尘土中,厥状浸成俗。
坐令眠云衣,化作征人服。
此行欲买舟,寻我旧山谷。
识君御水傍,笑齿璨明玉。
肃静鹙子仪,脩拔孝基目。
殷勤抚道义,祖道欲倾覆。
赖子今妙年,真风跬可续。
闻之厚自愧,所趣在幽独。
君言如不欺,是亦含生福。
须臾读君诗,气韵丽可掬。
心胸何玲珑,多能吾所伏。
春流日夜急,归心难管束。
良会故已述,妙谈何日复。
吴山嘉有馀,为君置茅屋。
头白早归来,暮云无使瞩。
身心俱出家,岂复论家世。
一念断攀缘,即入三摩地。
珍重大愿王,此法端可恃。
若能训此心,是毕丈夫事。
君看宏觉师,后身是昙谛。
傥欲贮甘露,先将洁令器。
自当福人天,岂止能自利。
譬如鸡出燖,真复生厌离。
空印法门杰,净慈数高弟。
初不荷吾法,亦自为□瑞。
汝能倾心事,建此平生志。
净中有浮念,何异目有翳。
内外俱一如,乃称真正士。
以此谈妙法,要使天华坠。
百里半九十,良医三折臂。
果解信此言,不愧甘蔗裔。
胸中蓄奇为谁吐,闲卧湘西云一坞。
兴来落笔如崩云,五字凭凌气吞楚。
我诗望见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鸣鼓。
独对湘山夜色晴,万壑千岩最幽处。
卧要明月听松风,为君哦此文中虎。
此生身世付一戏,安用声名照千古。
知君大用参黄檗,三篾束腰随处住。
何当峰顶结茅庐,要看掀髯呵佛祖。
西湖睿郎最高道,思之不已令人老。
道人相逢吴楚间,闻说绝与睿郎好。
年来学富身转贫,岂特诗胆大于身。
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霜威折绵寒入颊,长廊无人风卷叶。
寒窗诵读夏日吟,和气坐令寒妥贴。
笔端解语敏于口,网笺时作龙蛇走。
烦君清哦当少休,万象乞怜争叩头。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
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
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
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
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