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二首·其二》
《偶题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愧微之与牧之,敢将幽怨托新诗。

盈盈野水背人去,婉婉秋棠带雨垂。

唤渡何心见桃叶,买山无命夺焉支。

一从留得优昙相,花月频年寄梦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偶题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自愧微之与牧之,敢将幽怨托新诗”,诗人以白居易(字微之)和杜牧(字牧之)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中的谦逊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忧愁与感慨,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接着,“盈盈野水背人去,婉婉秋棠带雨垂”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野水缓缓流去,秋棠在雨中低垂,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秋棠的雨中垂落则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暂时消逝或不可得。

“唤渡何心见桃叶,买山无命夺焉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桃叶渡是古代江南著名的风景地,此处借指美好的相遇或回忆;而“买山无命夺焉支”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遗憾与无奈,焉支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某种追求。

最后,“一从留得优昙相,花月频年寄梦思”收束全诗,诗人通过“优昙相”这一佛教中的吉祥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同时“花月频年寄梦思”则表明了诗人多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思念,即使现实充满挫折与遗憾,但心中的梦想与希望从未熄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其三橘亭

种橘洲边何似好,离离丹实斗鲜新。

千头岂为封侯比,留得芳香噀后人。

(0)

莫师文以访弟调官巴川用周子醇韵作诗赠行

三刀昔梦剑东州,援笔今看峡倒流。

晚岁拾遗长忆弟,异乡王粲忍登楼。

微官等是身悬寄,平世何曾道阻修。

他日归飞两黄鹄,伴侬苕渚共赓酬。

(0)

维心以仆假守毗陵与嘉禾南徐弟侄分符接壤作诗见贻次韵一首

家风五字作长城,四至何曾慕九卿。

问舍山林端欲老,分符湖海尚叨荣。

北南二阮俱贫士,大小两冯惭颂声。

独羡书成郑夫子,会令千载意分明。

(0)

月出一首

东峰高如屏,月出久未知。

竹影忽上窗,淡台时参差。

幽人坐数息,瞑久息愈迟。

举目月在窗,便觉心境移。

平生浪纷扰,自省黠半痴。

岁晚得此身,终焉以为期。

山中有寒暄,我不记四时。

乐此见有初,非关未忘诗。

(0)

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其二

自公之出矣,岂不旦夕思。

人情剧险艰,太行未足危。

十年江湖心,鸥鸟识忘机。

却来鹓鹭行,方寸交喜悲。

晚被天语温,习如和风吹。

凡公宿昔交,谁不胜两眉。

如我故陆沈,笔耕遇比饥。

胸腹抱介介,何以取世资。

时哉今唐虞,不出斯无时。

苕之水洋洋,我饥实乐之。

如何磊落人,颇复误见期。

谁能叩人门,受彼在亡辞。

吸饮风露寒,身轻会孤飞。

明时自嗟拙,敢赋衡门诗。

(0)

过仙都徐氏山居·其二

四海无尘战马闲,稻梁桑柘绿回环。

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