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出一首》
《月出一首》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东峰高如屏,月出久未知。

竹影忽上窗,淡台时参差。

幽人坐数息,瞑久息愈迟。

举目月在窗,便觉心境移。

平生浪纷扰,自省黠半痴。

岁晚得此身,终焉以为期。

山中有寒暄,我不记四时。

乐此见有初,非关未忘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名为《月出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于夜色之中,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竹影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观察月光的变化,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东峰高如屏,月出久未知”描绘了月升之时,诗人站在东峰之上,月光初现却未察觉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淡然态度。接着,“竹影忽上窗,淡台时参差”一句,通过竹影在窗户上的投射,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朦胧之美。

“幽人坐数息,瞑久息愈迟”描述了诗人静坐于夜色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变得越来越缓慢,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放松。而“举目月在窗,便觉心境移”则表达了月光的照耀使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后两句“平生浪纷扰,自省黠半痴”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认为自己曾有过许多无谓的纷扰与困扰,但经过自我反省,认识到其中一半是聪明之举,一半则是愚蠢之行。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岁晚得此身,终焉以为期”表明诗人到了晚年,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将此作为人生的终点与目标。最后,“山中有寒暄,我不记四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淡然态度,认为在山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和谐与安宁,无需刻意记住季节的变化。

“乐此见有初,非关未忘诗”则点明了诗人享受这种简单而纯净的生活方式,并非因为忘记了诗歌,而是因为他找到了比诗歌更为重要的东西——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竹影、呼吸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五

曲木为梁草作帘,我来又盖半间添。

蒲团以外惟茶灶,瓦罐烧泉味亦甜。

(0)

咏花六首·其六

嫩蕊终当委草莱,漫劳狂雨强相催。

空门不染犹生感,莫向朱楼绮阁开。

(0)

至日雪

见说阳回何处觅,山山惟有雪风狂。

几多束手茆檐下,又见愁添一线长。

(0)

入山杂咏二十首·其十三

何处非吾得志时,山麋野雀共嬉嬉。

独行率意还同阮,但到穷途泪不垂。

(0)

入山杂咏二十首·其十

一宿僧堂即便行,主人留客客无情。

磬声只到山门止,一路猿啼共鸟鸣。

(0)

怀寒还

数载交游一瞬休,计程应说到皇州。

乡关重雾难回首,何处霜风不是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