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恨端明遗李廌,下闻祠部识昌黎。
且从荣子歌三乐,莫效伯鸾叹《五噫》。
屡恨端明遗李廌,下闻祠部识昌黎。
且从荣子歌三乐,莫效伯鸾叹《五噫》。
这首清代朱续京的《下第慰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落榜的安慰之情。首句“屡恨端明遗李廌”中,“端明”是对学问高深者的尊称,这里可能指友人落榜未能如愿;“遗李廌”暗指友人未被录取,如同古人李廌未得科举。次句“下闻祠部识昌黎”则以韩愈为例,暗示朋友才华犹在,将来定能像韩愈那样被慧眼识才的官员发掘。
后两句“且从荣子歌三乐,莫效伯鸾叹《五噫》”中,“荣子”出自《庄子》,指逍遥自在之人,诗人鼓励朋友应保持乐观,享受生活中的快乐,不必效仿西汉隐士伯鸾因不满现实而发出的哀叹。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劝慰,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希望朋友能以豁达心态面对挫折。
松筠窈窕隐禅房,茗碗熏炉白昼长。
门外尘埃生熟恼,谁知林下自清凉。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
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