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嫱故里》
《王嫱故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柳堤深处明妃里,柳色依然人非是。

当年一曲离宫悲,殊方青冢已垒垒。

天生红颜反为胡,以女宁胡自汉始。

胡儿犹解怜倾城,汉王恩情薄于纸。

春风几度吹愁多,汉恩繇来不足恃。

金屋阿娇终长门,可怜飞燕今已矣。

(0)
鉴赏

这首诗《王嫱故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柳堤深处明妃里”,描绘出王昭君故里的宁静与幽深,柳树掩映中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故事。接着,“柳色依然人非是”一句,将自然景色与人事更迭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悲哀。

“当年一曲离宫悲”点出了王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她的一曲离歌,充满了离别之苦和对未来的哀伤。“殊方青冢已垒垒”则描述了王昭君墓地的景象,青冢堆积,象征着她虽远在异域,但其名声与形象依旧被后世铭记。

“天生红颜反为胡,以女宁胡自汉始”两句,探讨了女性命运的无奈与悲剧性,王昭君作为红颜佳人,却不得不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远嫁匈奴,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成为了汉匈关系的纽带,却也承受了巨大的个人痛苦。

“胡儿犹解怜倾城,汉王恩情薄于纸”对比了胡人的深情与汉王的薄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冷酷。

“春风几度吹愁多,汉恩繇来不足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春风虽多次吹过,却带不来持久的温暖与安慰,汉朝的恩泽也并非永恒可靠。

最后,“金屋阿娇终长门,可怜飞燕今已矣”以汉武帝宠妃陈阿娇和赵飞燕的故事作结,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无论是曾经的宠冠群芳,还是辉煌一时,最终都难逃岁月的侵蚀和历史的遗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王昭君及其背后故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命运、爱情、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望秦川歌·其三

向来花萼弄春辉,曾把宁王玉笛吹。

乐事已随风烛过,如今横笛不胜悲。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十

团扇多情手尚携,金风庭砌拒霜开。

断肠一夜西楼雁,不带书来带恨来。

(0)

渔家傲·其五夜饮木芙蓉下

月黑天寒花欲睡。移灯影落清尊里。

唤醒妖红明晚翠。如有意。嫣然一笑知谁会。

露湿柔柯红压地。羞容似替人垂泪。

著意西风吹不起。空绕砌。明年花共谁同醉。

(0)

清平乐·其二

烟鬟敛翠。柳下门初闭。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今宵水畔楼边。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0)

野望

春日晚荒荒,平沙极渺茫。

楼攲三面水,城卧数条岗。

白草吴京甸,黄桑楚战场。

长江俱不问,一片泻斜阳。

(0)

恋绣衾.赋蝶

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春梦乍醒。

活计一生花里,恨晓房、香露正深。

芳蹊有恨时时见,趁游丝、高下弄晴。

生怕被春归了,赶飞红、穿度柳阴。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