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七》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七》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勋业休烦付考功,此生终待老山中。

宦情薄似贤人酒,诗思清于少女风。

秋雨养肥桑耳白,溪流濯出柳须红。

不堪世路频硗确,四十萧然秃鬓翁。

(0)
注释
勋业:功绩事业。
考功:考核官员的官职。
终待:最终打算。
老山中:隐居山林。
宦情:做官的心情。
贤人酒:比喻淡泊的官场生活。
诗思:作诗的思绪。
少女风:比喻清新脱俗。
秋雨:秋天的雨水。
桑耳:桑树的叶子。
白:形容颜色洁白。
柳须:柳树的细长枝条。
不堪:难以承受。
硗确:形容道路坎坷。
四十:四十岁。
萧然:形容孤独落寞的样子。
秃鬓翁:头发稀疏的老翁。
翻译
功名事业无需再忧虑交付给考核官,我这一生只想在山中度过晚年。
做官的心意淡薄得就像贤人的酒,诗的思绪纯净如少女的风。
秋雨滋润使桑叶变得洁白,溪水洗净让柳须显出红色。
无法忍受世间的坎坷不平,如今四十岁已头发花白,心怀萧索的老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诗句。开篇“勋业休烦付考功”表明诗人已经辞去了世间的功名与烦恼,将自己的功绩交由后世评判。“此生终待老山中”则是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大自然中度过余生的决心。

接着“宦情薄似贤人酒,诗思清于少女风”中的“宦情”指的是朝廷的恩情,而“薄似贤人酒”则意味着这些恩情如同贤者之酒,虽然珍贵但终究有限。后半句“诗思清于少女风”则是说诗人的思想纯洁,如同少女的笑容一样清新自然。

下面两句“秋雨养肥桑耳白,溪流濯出柳须红”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秋雨滋润,使得桑树的叶子变得丰满而有了白边;溪水涌动,洗礼着初生的柳絮,使其呈现出嫣然的红色。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不堪世路频硗确,四十萧然秃鬓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无奈与对个人生命流逝的感慨。“不堪”意味着无法承受,“世路频硗确”则是说世间的道路常常崎岖而难行。四十岁时,头发已开始秃脱,显得萧瑟可怜,这些形象都是诗人对自己生命衰老状态的一种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心境。诗人的笔触细腻,语言清新,充满了对生命晚期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其二

少小师前修,安能事一室。

老为妻子累,艰难结蓬荜。

十年迁播数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

谁怜鸠拙不能巢,只闻兔狡存三窟。

(0)

移家西归留别湛克正克茂外弟兼柬同人二首·其二

四十无成客此都,将归何以答揶揄。

添来垒垒两坟上,携去双双众小雏。

南岭溪山清绝地,东江舟楫坦然途。

春来省墓兼童稚,千载过从定不诬。

(0)

答任五陵

城阙东西路,相寻不惮劳。

肝肠违世古,诗卷与人高。

玉纸裁轻扇,银钩落细毫。

经年无以报,空自愧投桃。

(0)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

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0)

东山寺

散步东山寺,飘飘欲御风。

神閒千偈觉,心静万缘空。

涧水窥潜鲤,天涯没远鸿。

悠然何所寄,乐在忘言中。

(0)

乡旋留别区吉先朱昌藩

归心虽已切,未忍即离群。

不觉三春暮,相将歧路分。

花间馀落日,竹外隐行云。

却惜莺声好,明朝空独闻。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