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浦寒烟上,平沙落雁遥。
行人欲归去,舟子故招招。
近浦寒烟上,平沙落雁遥。
行人欲归去,舟子故招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景象。首句“近浦寒烟上”,以“寒烟”二字,不仅点出了季节的寒冷,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寒意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互映照。接着,“平沙落雁遥”一句,通过“落雁”这一动态景象,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辽阔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深远。
“行人欲归去”一句,直接点明了人物的情感状态——渴望回归,或许是对远方的思念,或许是对外界纷扰的逃避。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画面不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而是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最后一句“舟子故招招”,则以舟子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归心似箭之情。舟子的招手,既是实际的动作,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仿佛在呼唤着归家的路途,给予了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间的微妙平衡。
历正巧弄牵牛。颁他两度离愁。叹痴人不解。
羡欢娱得再。那知今晓别,彩桥头。音信绝。银河阔。
平添几尺泪波流。双七夕。支机石。离别难。
霓裳比昔增寒。重奏于阗乐。频驾临风鹊。
曝衣乍展先乾。良会速。依然独。玉梭金镊暂盘桓。
叹息吾衰,两两三三,霜雪盈颏。
怪素丝若练,偷描病态,银茎如戟,硬作愁媒。
面目生疏,主人讶客,何所闻而不速来。
还防汝,入宫见妒,朋辈嫌猜。况逢贝锦蚊雷。
更颠倒雌黄蛇与虺。
叹黑云突起,九阍难叫,青蝇欲吊,只影堪哀。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汝乃乘危得我灾。
炎凉态,笑星星髯也,果小人哉。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
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
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白眼看人,谁作俑、嗣宗为虐。
从此后、争相模仿,传来衣钵。
许史府中饶结驷,翟公门外堪罗雀。
把乘车、戴笠旧时盟,成高阁。交道丧,多轻薄。
思管鲍,何由作。笑云翻雨覆,一邱之貉。
对面九疑谁得料,填胸五岳安能凿。
愿休将、腐鼠嚇鹓雏,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