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
无容群蛙鸣,间有孤鹤立。
曾不起波澜,石邮风自急。
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
无容群蛙鸣,间有孤鹤立。
曾不起波澜,石邮风自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八)小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自然景象。"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写出了小池紧邻青山,阳光透过青翠的树叶洒在水面,景色宜人。"无容群蛙鸣,间有孤鹤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没有蛙声喧闹,只有孤独的鹤儿静静地站立,更显出池塘的静寂与空灵。
"曾不起波澜",暗示池水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涟漪,显示出诗人对安宁心境的向往。"石邮风自急",以风的疾驰反衬池面的静,动静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小池山水图,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
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
疏篱风捲叶,败屋雨生苔。
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