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
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
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
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
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
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山水间的独自漫步,心境与景色交融的情景。开头“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两句,设定了场景:行者来到一片茂密的草丛旁边的悬崖绝岸,隔着河流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清脆磬声。这里的“结茅”可能象征着某种隐逸或是自然界的纯净,而“清磬”的声音则给人以宁静和超脱之感。
紧接着,“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两句,表达了行者在大自然中登高临眺时的情感流露。这里的“旷萧条”形容山水之间的清朗与开阔,而“散情性”则暗示着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融合,达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境界。
诗人接下来写道:“稍指缘原骑,还寻汲涧径。”这两句描绘了行者继续前行的情景。行者轻轻地指点着草原上的足迹,又去寻找那些隐秘的小溪小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处的探寻。
最后,“长啸倚亭树,怅然川光暝”两句,表达了行者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下发出了悠长的啸声,而后感慨于日暮时分的河川光景。这里的“长啸”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是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怅然川光暝”则透露出行者在面对壮丽而又稍纵即逝的河川景色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深远且内涵丰富的自然与精神世界。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