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登阮公台,兴来聊独游。
因为尔时啸,景物故清幽。
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
阿戎迷簿领,况复五君俦。
北眺度遐想,遗音浩难收。
登临感陈迹,云散惜风流。
轫车此裴回,何以慰百忧。
言登阮公台,兴来聊独游。
因为尔时啸,景物故清幽。
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
阿戎迷簿领,况复五君俦。
北眺度遐想,遗音浩难收。
登临感陈迹,云散惜风流。
轫车此裴回,何以慰百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覯所作,名为《啸台(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比古今之变,抒发了深沉的感慨。
“言登阮公台,兴来聊独游。”开篇便设定了诗人的独自登临与古迹相遇的情景。阮公台应指古代某位名人曾经登临之处,而诗人此行则是为了追寻历史的足迹,体会那份难以言说的兴趣。
“因为尔时啸,景物故清幽。”这里的“啸”字,可解为诗人的感慨或是对古人的呼唤。因为在那个时候,那种啸声似乎让周围的景致变得更加清幽、超脱。
“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诗人通过对比古与今,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广袤苍茫的天地和深秋所生的凄凉之情。
“阿戎迷簿领,况复五君俦。”这里的“阿戎”、“五君”等字眼,是诗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一种隐喻表达。这些字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怀。
“北眺度遐想,遗音浩难收。”诗人向北远望,用心去丈量那些遥远而又模糊的历史思绪。同时,那些遗留下来的声音(指历史的回响),却是如此浩大,无从捕捉。
“登临感陈迹,云散惜风流。”诗人在登临古迹时,对那陈旧而又逐渐消逝的历史印记充满了感慨。同时,对那些随着云朵飘散、无法长存的风雅文化感到惋惜。
“轫车此裴回,何以慰百忧。”诗中的“轫车”指的是古代的马车,“裴回”则是行走的意思。诗人在问自己,当回到现实世界中时,用什么来安慰那些积累已久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京口瓜洲记梦间。朱扉犹想映花关。
东风太是无情思,不许扁舟兴尽还。
春水漫,夕阳闲。乌樯几转绿杨湾。
红尘十里扬州过,更上迷楼一借山。
冗从西班谁比数,牛侩马医犹尔汝。
诗解穷人未必工,苦调酸声效梁父。
荥阳道人方外交,谓我有言追屈骚。
骊珠不惜弹黄雀,狗尾何堪联晋貂。
秦淮潮上扁舟发,后日相思一书札。
千里同风了了然,人閒无处无明月。
城隅黄鹤莫登临,端使悲翁动楚吟。
日下长安人共远,天围梦泽岁方阴。
北风欲雪雁飞急,南渚始冰鱼伏深。
谁似草堂安隐客,下帷隐几不求心。